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四川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通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68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去年以来,全省畜牧系统认真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要求,扎实抓好畜产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实现了在特大地震自然灾害下全省“大灾之后无大疫”,确保了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四川乳品安全和奶产业的稳定,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据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2008年对7331批畜(禽)产品的样品监测,均未检出违禁物质,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对4379批次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2%,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921批次兽药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87.5%,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对54104 份动物血清样品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新城疫的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达到81.4%、77.9%、83.8%和83.2%,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1-4月,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开展畜产品中违禁物质监测1528批次,其中进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专项监测1337批次,检出率均为零;抽取畜产品325批次检测兽药残留,结果均符合规定要求;抽取动物血清和动物组织样品9056批次检测动物疫病抗体和病毒,结果均优于农业部规定标准。

综合以上监测数据表明,过去一年和当前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全省畜产品总体是安全放心的。现将自去年以来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着力加强投入品监管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饲料、兽药质量安全“全覆盖”抽查行动。制定并下达了《全省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对全省具有生产资格的饲料、兽药企业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抽检。2008年共抽检饲料产品4379批次,总体合格率92%,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在饲料例行监测中没有检出一例违禁物质。其中,饲料生产环节饲料合格率93.96%,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经营环节合格率78.75%,较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牛羊源性成分检出率2.5%,较上年降低0.2%。检测兽药产品921批次,合格率87.5%,其中:兽药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9 %,经营企业抽检合格率为75.4%,使用单位抽检合格率为80 %。

二是继续把全省饲料兽药专项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下发了《全省饲料、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省各地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整治工作责任制,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迅速行动。2008年全省共出动饲料执法人员73947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760家次、经营户35516户,受理举报投诉案件226件,立案查处201件,结案202件,其中案情重大的案件2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883.1吨,货值154.82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7个,挽回经济损失84万元。继续开展以整治“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为重点的饲料专项行动,全年抽取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的饲料及猪尿样品专项检测“瘦肉精”,检出率为0。

全年检查兽药生产、经营、医疗机构及养殖场3.56万个,查处案件312起、货值金额19.5万元,罚没金额24.31万元;查获假劣兽药产品注射剂4.61万支(瓶)、其它产品7997.1公斤;取缔无证经营企业63个、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10个,整治重点区域797个。配合农业部对全省兽药GMP重点监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今年全省共清理、召回和销毁各重点监控企业的不合格产品107个(138个批次),合计848箱(件)另2533(盒、袋、包),处理不合格包装材料3015个,进一步提高了兽药的质量安全性。

三是开展三聚氰胺专项整治。“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在生鲜奶和饲料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成为危害畜产品安全的重大隐患。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我局除迅速开展生鲜奶收购站专项整治之外,还将饲料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违禁物质作为重点整治内容,在全省迅速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专项整治行动,按照确保“四个100%”的目标要求,对全省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饲料经营业户以及养殖场自配料开展清查,对各类动植物蛋白原料生产企业、奶牛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4931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842家,其中蛋白原料生产企业78家,现场检查率达到100%;抽检奶牛饲料生产企业产品32批次,抽检率达到100%;抽检奶牛饲料生产企业的蛋白原料31批次,抽检率达到100%;检查生产使用自配料的规模化奶牛养殖户9808个,检查率达到100%。发现并立案查处违规案件2起,查处不合格产品123.986吨,涉案金额23.42万元。

二、着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仅关系公共卫生安全,而且直接关系畜产品质量安全。去年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共免疫猪、牛、羊总共4.71亿头(次),免疫家禽13.39亿只(次),免疫犬516万只。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分别达到100%、100%、100%和91.68%(其中规模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达到100%),创历史最好水平,确保了全省清静无疫。

三、着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一是抓好例行监测。2008年在21个市(州)抽取猪肉、兔肉、鸡蛋、牛奶等9种动物产品7331批次,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氯霉素、莱克多巴胺、呋喃唑酮等14种类违禁药物和苏丹红等4中违禁物质,检测磺胺类(5种)、青霉素等(6种)有限量规定的兽药残留,新增三聚氰胺和阿维菌素、伊阿维菌素检测项目。例行监测的所有样品均未检出违禁药物和兽药残留超标。

二是抓好专项监测。及时开展奥运和抗震救灾期间畜产品安全专项监测。对产品调往奥运赛区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抽取猪尿1101份进行“瘦肉精”专项监测,经检测全部合格;对成都春源、遂宁高金、苍溪鸿宇等9家负责向地震灾区供应肉食品的猪肉加工企业抽样912批次,进行盐酸克伦特罗、硝基呋喃类、莱克多巴胺、已烯雌酚、氯霉素等违禁药物,监测,结果全部未检出。“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开展了三聚氰胺专项检测。监测收奶站和乳品加工厂的生鲜牛奶148批,监测农贸市场、超市和养殖场禽蛋160批、畜禽肉65批,共计373批。监测结果372批合格,一批鸭蛋超标,合格率99.93%,在所有生鲜奶样品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三是抓好检疫工作。认真落实 “检疫机构、检疫人员、检疫设备、检疫工作”四到位,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2008年全省猪、牛、羊、禽的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分别达到98.01%、96.41%、95.77%、96.35%;规模场产地检疫面达100%。全省6044个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屠宰检疫率达100%。

四是抓好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严厉打击贩卖、运输、销售和加工病死动物和动物产品行为,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2万余人(次)、车辆5万余次、查处违法行为861起,无害化处理动物81169头(只)、动物产品29.9吨,罚没金额136.6万元。目前,全省已有178个县实施了“放心肉”工程。在抗震救灾期间,全省组织动物卫生防控应急分队3632支,出动防疫人员19737人,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3217万头(只,)环境消毒累计16亿平方米,对灾区1256万头(只)动物进行了狂犬病、炭疽、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紧急免疫。

四、着力加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产品)认定(证)和监管

一是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改革。制定实施《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实施方案》和《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复查换证产品检测项目优化方案》,按照《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评定细则》,进一步规范现场检查行为,保证产地认定质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养殖户对无公害产地(产品)申报和复查换证的积极性。截止2008年,全省通过认定的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达532个,通过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达294个,占全国的12%。

二是开展全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交叉大检查。继续开展全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交叉大检查。去年现场检查新申报无公害畜产品101个,产地79个。全省抽调10名有部、省资格的现场检查人员,出动60多名市县监管人员,采取随机抽查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已取得无公害认证的畜产品和产地的养殖、加工、投入品监管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复查换证率达到80%和75%,有效解决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后监管难的问题。

五、着力加强健康养殖试点示范

一是继续推进以人畜分离为重点的健康养殖。各市(州)、县(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以人畜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养殖工作,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建立健全养殖生产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和生产记录。省局通过四川畜牧信息网将人畜分离、圈舍改造的方案和图集公开发布,引导农村开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二是继续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在去年全省146个县(市区)开展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六、着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

一是推进县级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根椐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启动了由畜牧系统承建的县级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建设,简阳、洪雅、射洪和资中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已进入验收投运阶段;邛崃等四个县级站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四个畜牧专业实验已开展设备招标;全省另有10余个县级站已进入可研报告审批阶段。

二是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标准研究。去年以来省局组织申报并已由省质监局下达了39项畜牧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完成《猪肉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量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鸡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量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个兽药残留地方标准的试验工作。制订完成《动物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测定》、《禽蛋中三聚氰胺的测定》2个地方标准,成为全国第一个制定禽蛋中三聚氰胺测定和畜禽组织中三聚氰胺测定的标准。及时修订了《无公害畜产品-生鲜牛奶》地方标准。

七、着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继续纳入目标管理。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细化的七个方面,继续纳入每年对市(州)畜牧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问责制。

二是继续执行信息发布制度。每年召开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分析会,对畜产品安全信息实行“每月一简报,季度一公告,半年一总结,全年一评价”的信息发布制度。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每月定期向社会公布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

八、扎实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省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乳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生鲜牛奶收购监管。省局先后拟发《关于开展全省奶站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地认真落实“五查”措施,切实做到领导、人员、责任、措施到位。向全省142个奶站派驻质量监督员151人,实行驻站质量监督员制度,实现奶站生鲜牛奶收购全程监控。

二是加强生鲜乳源头监控。推行质量承诺,奶牛养殖业主与当地畜牧部门签定责任书,向消费者公开质量安全承诺,接受社会的监督;全面实行奶牛规模养殖场备案制,推行健康养殖,开展相关法规宣传,进行《奶牛饲养管理技术》集中培训,提高养殖业主的科学养殖和疫病防控水平。

三是加强三聚氰胺专项监测。加强对生鲜乳中三聚氰胺专项监测,对可能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每个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分析排查,消除隐患。自去年9月至今,省级检测机构对生鲜乳检测近200批次;县级畜牧部门每月定期对生鲜乳收购站进行快速抽检;所有生鲜乳收购企业或者收购站点坚持对生鲜乳批批检验。

四是开展生鲜乳收购站清理整顿。省局先后制发《四川省生鲜乳收购站建设规划》、《关于印发奶站卫生制度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的通知》、《关于全省奶站清理整顿和生鲜奶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奶站清理整顿和生鲜乳收购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全省通过清理整顿,原有142个奶站,已依法取缔50个,目前有92个生鲜乳收购站持证合法运行。

在看到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影响和危害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和隐患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一是投入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饲料企业采购原料尤其是蛋白原料检测不严导致违禁物质污染饲料产品;部分饲料产品微量元素超标,卫生指标不合格;饲料经营环节销售假冒、过期、违禁饲料,进销台帐制度、索证索票制度不健全;少数地区牛羊饲料中检出动物源性成分。兽药产品合格率偏低,假冒兽药屡禁不止。

二是畜产品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病死畜禽非法流入市场对畜产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残留和兽药残留超标,依然是畜产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产地检疫、驻厂检疫制度有待全面加强,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三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依然繁重。国内一些地区先后发生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O型口蹄疫、亚洲I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在畜禽产品全国大流通的情况下,给我省动物疫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狂犬病疫情有所抬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