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金融海啸、甲型H1N1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以及猪价下跌、饲料上涨、效益亏损的不利局面,济源市坚持扶持龙头就是扶持畜牧产业,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龙头渡难关,稳定畜牧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助推龙头发展。已落实各项扶持资金1424.554万元。其中国家、省扶持资金995.554万元,主要包括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建设项目、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项目、能繁母猪保险;落实市政府扶持资金429万余元,主要涉及2008年奶牛户秸秆青贮补贴、第一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以及市畜产品质量检测和疫病防控中心配套建设资金。并为11家奶牛养殖龙头申请世行贷款黄河滩区生态畜牧业项目贷款202万美元。二是搭建交流平台,有的放矢服务。不定期组织双汇集团、柳江集团、康达奶业公司等20多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宣传惠农政策,了解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放矢提供服务,同时让龙头之间广泛交流,互相借鉴,共促发展。三是组织观摩培训,提升发展理念。先后5次组织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参观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等,增强了龙头企业的超前意识、标准化意识。抽调业务骨干,聘请专家、教授开展“畜牧科技百村行”、“畜牧专家面对面”活动,宣传优惠扶持政策,传授先进养殖技术,科学分析市场形势,提高群众科技发展意识、危中找机意识,增强发展信心。已举办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制作2期政策解读专题片。四是打造科研阵地,提升创新能力。为提升养殖龙头的科研创新能力,市畜牧局依托柳江禽业集团,以蛋鸡业为科技创新突破口,积极和中国农大、河南农大等高等院校结合,筹备建立“河南省蛋鸡工程研究中心”,聘请30余名院士、博士、研究生等组成专家团,筹备“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开展蛋鸡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五是建立班子成员分包龙头企业工作机制,深入企业调研,对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归纳梳理,建立台帐,责任到人,并实行办结销号制,限期逐项解决。已为龙头企业解决选址、引种等具体问题10多项。
目前双汇1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进展顺利,7月底投入试生产。柳江集团蛋鸡养殖基地、种鸡场项目进展顺利,已引进种鸡50万套,投资3000万元的种鸡孵化场项目建设顺利,目前办公室、两个孵化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孵化机组已经订购好。瑞星种猪场与湖南天鑫公司合作,在万头养猪场的基础上,又新建成了年出栏1万头的高标准猪场;阳光兔业与山东六和饲料公司合资,正在拟建年产3万吨饲料加工厂;为澳华牧业协调用地1694亩,建成牛舍17栋,及其配套办公用房和饲料仓库等。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上半年,全市肉、蛋、奶产量增幅分别达到10%、0.4%、0.8%,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