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和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大都亏损,农民养殖生猪的积极性严重受挫,生猪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着力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保护广大养殖企业和农民的生猪生产积极性。
为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和大型规模养殖户发展,加大生猪生产能力保护,特别是能繁母猪保护。金融部门放宽贷款条件,给予信贷扶持,大力实施小额贷款,积极支持生猪产业发展;农发行内江分行全力做好1000吨储备冻肉的资金供应和管理,支持生猪屠宰企业后续资金储备;市农业担保公司积极提供担保,重点对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和规模养殖户进行扶持。今年的项目资金重点向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和规模养殖户倾斜,以重点保护好生猪生产能力,杜绝过度宰杀母猪的现象发生,确保下一个生猪价格周期有充足的猪源,稳定生猪供给。
同时,我市积极创新现代畜牧业投入机制,实行财政投入为导向,农民、业主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畜牧业投入机制;积极创新风险防范机制,除了搞好疫病防治外,继续推进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财政、畜牧、保险等部门密切配合,用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自然风险;研究制定风险共担机制,在种畜、饲料、养殖、加工、储藏、营销等环节,形成合理的分摊机制,减少或降低每个环节的市场风险;创新利益分享机制,龙头企业、基地、规模化养殖农户以及相关的配套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创新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二次分红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增加农民收入。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兑现政策,市财政局、市畜牧食品局对2008年新建的规模养猪场圈舍和引进种猪进行了验收,全市共需兑现补贴资金126.83万元,市、县(区)两级财政及时把补贴资金全部兑现到养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