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省农委召开稳定生猪生产新闻通气会。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董卫星向农民日报、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安徽电视台等十家新闻媒体通报当前我省生猪生产形势,本轮猪价下跌的原因分析及走势预测以及省农委应对猪价下跌所采取的措施。并就当前情况下养猪场如何度过眼前难关提出建议。
在我省畜牧业当中,生猪占据主导地位。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维护生猪养殖户利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稳定生猪生产工作。6月17日,省政府再次召开了全省生猪生产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安排稳定生猪生产工作,要求有关部门按照《安徽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实施细则(暂行)》,做好启动三级响应的各项工作。当前,生猪价格已跌入低位。从2008年最高点的18元/kg下跌到今年5月的最低点9.1元/kg,下跌幅度达到49.4%。特别是从今年5月初开始,生猪价格跌入了盈亏平衡点以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8.2%。从近几周的走势来看,生猪价格有企稳迹象。随着生猪价格的下跌,生猪生产已出现亏损。据近期我委对亳州、合肥等地部分养殖场户调查,一般情况下,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100元左右;散养户每出栏一头肥猪平均亏损50元左右。因此,生猪发展势头受挫。
针对猪价下跌,我委及时下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通知》,并围绕降成本、增效益、稳发展、保安全,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生猪生产预警预测。建立了生猪价格日报、生产情况月报制度。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做好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提出政策建议。
二是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等扶持政策。确保国家和省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猪病防控。加强甲型H1NI流感监测防控,选取养猪场、定点屠宰场和活畜交易市场等地集中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加强生猪防疫管理。加强畜禽产地、屠宰、运输各环节的检疫和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法力度,把好各关口,坚决防止病害猪肉上市,防止动物疫病传入,保持动物疫情形势稳定。
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深入规模养猪场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猪人工授精、生态循环养殖等节本增效技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猪群结构,更新优良品种,提高生产管理水平。联合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等部门,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生猪加工流通企业、生猪经济合作组织、生猪经纪人的作用,加强同生猪主销地业务联系,做好产销衔接。
五是扶持生猪规模养殖发展。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提高规模饲养的比重是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提高生猪市场竞争能力的长远之策。我委抓住国家加大扶持生猪产业政策机遇,充分发挥项目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扶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六是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监管。认真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杜绝添加违禁药物行为,提高我省生猪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