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平顶山市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6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70

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强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目前,已引进建成漯河双汇25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伊利集团万头奶源基地、河南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医用白蛋白加工项目等总投资超亿元养殖及加工项目5个;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的生猪企业36家、千头以上规模奶牛场达到9个。目前,全市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418个,全市市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通过省级无公害畜产品认定认证的养殖企业达140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已成为平顶山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方向

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市生产实际,他们逐步总结探索出了一套“全进全出、保暖隔热、通风降温、环保配套”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在舞钢、叶县进行重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加大这一生产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市政府在舞钢和叶县分别召开了全市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场会,总结推广两地在标准化养殖模式和实施乡镇长工程激励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要求各县(市、区)要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列入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各县(市、区)都相继出台了大力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很快在全市形成了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的高潮。目前,全市62个平原、丘陵乡镇全部取消了养殖小区建设空白。

二、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创新乡镇财政补贴机制。各县(市、区)政府把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由原来的对乡镇财政补贴变为现在的资金奖励。对完成年度养殖小区建设任务的乡镇,每多新建1个养殖小区,每年奖励乡镇政府1-10万元,从而有力地激发乡、村两级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奖励扶持机制。市政府制定畜牧业发展奖补办法,对新建养殖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给予5-50万元的奖励;对新上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加工企业,给予 10-100万元的奖励;对投资超3000万元的项目,实行“零地租”,土地租金由县(市、区)财政补贴。近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兑现的奖补资金突破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近10亿元。三是建立贷款协调机制。根据养殖企业和小区建设进度,市畜牧局定期召开贷款协调会,帮助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小区)协调贷款,解决养殖企业(小区)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借鉴湖北襄樊经验,按照“1+10+N”模式,由市、县财政和畜牧龙头企业出资,建设畜牧龙头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企业贷款难的难题。目前,担保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之中。四是探索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采取转让、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对土地进行适度流转,满足规模养殖用地需要。鼓励规模养殖企业“退出平原、进岭上山”,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同时畜牧局加强与土地部门的沟通,依法将畜牧业用地列入农业用地。争取把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用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把养殖小区用地列入行政村土地利用规划,为畜牧业发展预留充足的土地储备。

三、完善扶持政策,提供发展后劲

市政府加大了落实政策的监督力度。在贯彻落实上级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上,一是在落实生猪扶持政策上,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不走样,保证足额及时落实到养殖场户手中。二是在落实奶牛补贴政策时,除落实国家每头奶牛500元的补贴外,市政府对200头规模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小区),又每头增加了100元的补贴。三是在出台本地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措施上,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50—30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奶牛养殖小区扩建和标准化改造等,今年市政府准备出台意见,将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四、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发展合力

市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全面配合,为全市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财政、发改委、信用联社、水利、国土资源、交通、电业等部门,对新建养殖企业和小区,按照自身的职责全力支持,确保达到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的“四通”标准;农业、环保等部门同步安排沼气建设项目,确保环评达标;工商、土地等部门简化各类事项办理程序,相关部门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畜牧部门提前介入、全程指导,确保建设规范合理。

五、强化服务意识,搞好技术推广

一是市县成立技术专家组,为新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提供规划设计、建设指导,为养殖场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二是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定,帮助在建小区完成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一步到位。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先后聘请大专院校畜牧专家举办了奶牛性控育种技术、肉牛快速育肥技术、动物防疫知识、猪病防治及标准化综合养殖技术等多种培训班600多次,培训群众10万余人次,有力的推广普及了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四是在电视台、报纸、畜牧网站开辟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专栏,定期播出,推介养殖小区建设经验和科学养殖技术、价格信息、市场动态等,及时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服务。

六、更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养殖

一是组织参观学习。为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技术,市畜牧局经常组织全局中层领导到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和伊川县20万头养猪场等国内知名养殖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学习最先进的畜牧产生产技术,研究制定全市推行生态养殖的方案措施。二是今年确定了6个养殖企业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这些企业建设与其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便处理设施。截止目前,6个养殖企业已经完成了粪污处理工程的规划设计,部分企业已开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和七级污水沉淀池,工程建成运行后,可以达到稳定达标排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