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何不鼓励民众收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5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96

股市方面,政府护盘,股指行情一路高歌上扬,而不理会“道琼斯”;猪市方面,国家收储,猪肉价格涨幅略有扩大,而不理会(CPI/PPI)“双降”。可见,“有形之手”就是不同凡响。6月15日,冻肉收储已在全国铺开,6月21日,猪肉价格止跌回升,涨幅达到0.3%,6月22日,猪肉价格继续上涨,涨幅有所扩大,上涨了0.5%。

但是,正如国企回购自己股票,引来“走回头路”的质疑,“收储”是否伤害了“无形之手”,破坏了市场机制?尽管强调以“不打压市场实际成交价格”为原则,猪农自然欢天喜地,可是在城里又听到“又要吃不起猪肉”。事实上,每个地方的“收储”态度并不与国家保持一致,河北、厦门等省市暂不考虑收储,江西则欲收储,而四川则计划增加相当于20万头猪的储备,广东则最近才有猪农的呼吁。

另一个质疑是,为什么还是习惯于国家的“大包大揽”,例如四万亿元的国家投资计划,民间是否相应地跟进,政府扩大投资,是否就是内需,民众是否就消费?于是有人提出,为什么不是商业收储?据报道,官员也有松口,鼓励民企参与收储?于是这里提出,为什么不是民众收储?

假设可以从忠诚度分析,国家的忠诚度最高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用行政手段运作市场,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也可能形成“空壳”;而民企的参与热度是不容置疑的,参与为了套利也是不容置疑的。

收储的另一方———民众所蕴藏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的国家已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民众的收储不同于民企,为消费而收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就是等于另一种收储,既然可以派发消费券、食品券,也可以派发猪肉券。

国家方面也看到了收储的“权宜”一面,强调重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而有的地方何以态度暧昧?如南方的官员说“南方人不喜欢吃冻肉”,收了怎么办?但是,南方人喜欢吃腊味,而少吃腊味乃因价格太高,北方人喜欢吃午餐肉、香肠,太贵也是抑制消费的原因,更遑论猪肉罐头。此外,猪肉本身的品质要改良。

既然家电、汽车下乡可以财政补贴于商家或厂家,何不依样来个猪肉“下乡”?国家补贴肉类企业的加工生产,当然需要保证食品质最安全,以最合理的价格售给民众。正如建设经济适用房,开发经济适用食品,而经济不等于劣质,正如经济适用房不等于不建独立的厨厕。而生产的肉类制品大多可以保存一年左右,何况中国人还有积谷防饥的传统心理,以此进而扩展至果制品、奶制品,也算是藏富于民。

粮食银行、食品银行已是国际惯例,只是需要改变习惯思维,以民为本需要以民参与作为保证,正如思想教育不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城市建设不是我建你用,发展经济不是我投资你消费,使得民众成了鲁迅所说的“看客”、郁达夫所说的“零余者”,某些官员也可以趁机博乱而以售其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