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甲型流感催动研发进程 疫苗接种方式将改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5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27

台湾海洋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连手研发出全球首见的DNA疫苗贴布,疫苗接种方式出现重大突破,未来民众可不必到医院注射疫苗,只需在家把疫苗贴布贴在手臂上,就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快则一两年,慢则六到十年可上市。

参与这研究的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吴彰哲表示,疫苗种类分传统疫苗及生物技术疫苗两大类,DNA疫苗属基因疫苗。DNA疫苗的主要免疫途径,通常是透过肌肉注射或基因枪等方式把DNA送入体内,但肌肉注射难免会痛,儿童及成人多少都有所谓的“针头恐惧”,且估计每100次注射中,就会发生5次严重的针剂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毒的个案中,分别有32%、40%及5%是不当针剂使用所造成的。至于基因枪虽使用的DNA量较少,但相关器材成本昂贵,且制造疫苗子弹的技术门坎又高,不易普及。

吴彰哲表示,DNA是比蛋白质还大的分子,很难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就算勉强进入体内,也容易被DNA酵素(DNase)分解掉。他们利用微脂体带正电、DNA带负电的特性,以微脂体把DNA疫苗包覆起来,一举克服限制,把DNA疫苗送进体内。

吴彰哲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会将很多外来的东西阻挡在外,因此只要先透过果酸把角质层去除,被微脂体包覆的DNA疫苗就可经皮传输进入体内。微脂体和皮肤的细胞膜结构类似,都是双层磷脂质,微脂体可以和细胞膜结合在一起,轻易将DNA疫苗带进表皮细胞里面,表现出疫苗抗原,启动免疫反应,达预防疾病效果。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研发日本脑炎病毒的DNA疫苗贴布,可望技转给岛内的生技公司量产,未来将再朝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登革热、禽流感及SARS等DNA疫苗贴布努力。

吴彰哲表示,DNA疫苗贴布相当稳定,可在常温下保存,并任意贴在手臂的每个部位,三周后再贴一片,两片即可出现免疫效果。由于不痛且方便,人人都可在家自已操作,市场潜力无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