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鸡老板和猪老板打起攻防战(一)
发布时间:2009-05-22 摘自:杭州网
推荐: 鸡老板 猪老板 攻防战
市场上,“鸡”和“猪”的对垒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当下,尽管世卫组织迅速为猪“平反”,将“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但是市场还是让猪套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让这对冤家从幕后的对抗开始转变成台前的异动。
攻:余杭最大土鸡老板史正祥在短时间内召集了三万只母鸡“生力军”,借“甲型H1N1流感”这股东风抢占生鲜市场。
守:富阳100多名猪老板将要对一万两千多只生猪“老兵”进行品种改良,转战肉制品市场。
攻方
鸡老板厉兵秣马大干一场
“催”蛋电话急
最近,余杭径山镇的土鸡老板史正祥脸上又有了黝黑的光泽,说话中气很足。鸡场的员工说,老板跑出去送货的次数多了。
4月底,史正祥在办公室和仓库的墙壁上各贴了一张通知:“本公司2009年4月25日起发出土鸡蛋一律标明生产日期。上门订货的客户看好鸡蛋生产日期、查验产品后付定金再包装,产品一律现金支付不涂帐(赊账),公司员工按本通知执行不得有误……”,落款是杭州史氏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鸡蛋“告急”,在这份通知贴出来之前就出现了。4月下旬,史正祥接了到杭州市区及余杭、桐乡等地十多家分销点的“催”蛋电话。
“每天十来个电话,催得我急也急死。”原因是史正祥在此之前已经中断了这十多家分销点的供货。
“每天只下两三百斤的蛋,完全供应不了所有的分销点。”史正祥指着养鸡场的其中一个鸡棚说,去年“三聚氰氨”事件之后,幸存的7000只母鸡产蛋量已经维持不了市场的需求了。
“杀鸡砸蛋”之痛
尽管,鸡蛋需求出现回暖的迹象。然而,该不该出手?史正祥还在犹豫。半年前,“三聚氰胺”风波的阴影仍让他心有余悸。
去年11月初,受“三聚氰胺”风波影响,史正祥发现土鸡蛋销量急剧下降,订单减少,可是勤劳的母鸡们并未停止下蛋,每天总有400斤以上的土鸡蛋库存增加。
史正祥说:“当时,我们在店里贴了土鸡蛋三聚氰胺的检测报告,但是连给顾客看的机会都没有。”
当时,史正祥做了一个壮士断臂的决定,将棚中25000只母鸡“裁员”至7000只,18000只正值下蛋高峰期的母鸡被当做肉鸡低价销售,以此免除每天不断消耗近万元的饲料费。
而在更早的2006年,禽流感爆发时期,史正祥的几千斤土鸡蛋全砸了,成了肥料。
押宝“甲型H1N1流感”
或许是经历“杀鸡砸蛋”之痛,史正祥变得非常敏感,他几乎每天都看新闻。
直到4月底,史正祥看到一则消息,“猪流感” (甲型H1N1流感)席卷美国和墨西哥,并引发整个美洲乃至全球的担忧。
“禽流感、三聚氰胺的时候鸡和鸡蛋卖不出去,但是猪肉却卖得很好。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市场总要变化。”史正祥强烈预感到,现在是轮到母鸡们进军的时候了。
随后,史正祥打算率先到仙居一家种鸡场买入小母鸡。不过,让他吃惊的是,市场比他作出了更快的反应,土鸡苗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2.5元/只,涨到了3.5元/只。
尽管如此,史正祥还是大手笔买进了12000只鸡苗。“鸡苗价格涨了,土鸡蛋价格也涨了。去年土鸡蛋只卖到八九块一斤,现在已经涨到了十二块一斤。”史正祥说。
“外援”紧急空降
虽然,中国卫生部门已为猪“平反”,“猪流感”已被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但和史正祥的对话中,他仍有意无意把甲型H1N1流感说成为“猪流感”。
史正祥说:“猪流感”继续在全球蔓延。他感到母鸡“生力军”还是不够。
5月初,他又先后买进了两批共15500只鸡苗。其中有2500只是史正祥不惜血本请来的“外援”。史正祥说,“这2500只鸡苗品种是绿壳蛋鸡,要七块钱一只,非常珍贵,是从广州空运过来的。”
5月20日,史正祥再次从仙居买进了3000只鸡苗。至此,短短一个多月,史正祥召集了30000多只母鸡“生力军”,加上原来存栏的7000只母鸡。史正祥今年的母鸡数量已达37000多只,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往年25000只的数量。
“到了10月份,这些母鸡就可以产蛋了,那时正值天气转凉也能提高鸡蛋的产量。”史正祥认为,到时,“甲型H1N1流感”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仍然存在影响。他觉得此次出手正是“天时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