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家财政今明两年各安排约300亿预算,同时带动企业投资到包括重大新药创制在内的11个重大专项。
我们认为,政府鼓励生物产业发展、鼓励创新,是促进中国制药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从美国和印度制药业的发展来看,政策扶持在行业发展关键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政策出强产业
中国目前的药品市场竞争格局为,外资合资企业上市的原研药(含专利药)虽然只占药品数量的5%,但赚走了行业利润的三分之一多。在医院这个主要的药品消费市场中,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优势。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几乎全部以仿制为主,和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业一样,大多数产品处于行业低端,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少数企业具有一定研发实力,多采取跟随战略,占据部分中高端市场。
政策扶持是促进行业转型的关键力量。美国是如今世界制药工业的绝对龙头,占据了全球约44%的份额。但美国的制药工业在20世纪早期并不强大,一家公司新产品上市,就会被大量其他公司模仿并上市。两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医药产业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大量的德国药品被给予专利并在美国经许可生产。如果说战争是促使美国政府“非主动”对制药业进行扶持的话,那么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技术浪潮,则是由于里根政府的大力助推。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案,以促进财政资金资助的基础研究更快地转化为有用的新产品,规定大学和小公司有权为得到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然后将这些垄断性专利让渡给制药公司。许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将自己的发现付诸实践,设立了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这期间,有数以千计的生物技术企业获得融资,包括上市、风险基金等。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资本市场的热情,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是美国生物制药资本狂热期,不断有生物技术企业关闭,但同时又有更多的新企业诞生,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有生物技术企业1000多家。
龙头企业更强
我们认为,政府鼓励生物产业发展、鼓励创新,是促进中国制药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在医院市场份额领先的前15家企业中,合资企业10家,包括齐鲁、恒瑞在内的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占到5家,他们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差并不大。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基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方面,中国排列前十,中国科学院也是美国以外唯一入选发文数量前十的研究机构。和化学药相比,中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更小。但中国生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0.5%,主要存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问题。
我国相当多的生物企业都是由大学、公立研究机构或其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发展存在资金和管理多种瓶颈。美国最初的情形亦如此,但风险投资和传统大型制药企业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以往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或者认识到但没有大量资金进行投入。
本次通过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和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这就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一般生物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经过三个阶段:研发、中试、大批量生产,国际上这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而我国仅为1:0.7:100。《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表明了国家改变了仅大量投入科研机构的做法,鼓励以企业为创新平台,鼓励科研成果产业化,对于已经拥有生物技术科研、产业化平台的龙头生物制药企业来说,这是发展壮大的良好时机。
关注一类新药板块
本次政策虽然短期不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实质影响,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无疑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结合当前估值水平,我们建议长线投资者逐步增仓恒瑞医药、双鹭药业、华东医药、华邦制药等研发实力较强的龙头制药企业,关注华神集团、重庆啤酒、岳阳兴长等一类新药板块的交易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