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从畜禽流行病看河南省“中药农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12  作者:金金  浏览次数:237

因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抗病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贯众、八角(达菲来源)等价格全线上涨,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际,让中药产业再显生气和魅力。

纵观近些年周期性的重大疫情,如非典、禽流感、猪无名高热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等无不是因病毒变异而引起,且周期越来越短,有些不乏是人畜共患病。

为什么病毒变异如此快速并频频引发大规模疫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预防治疗措施?答案很明确:环境恶化、气候反常、食品(饲料)伪劣、用药泛滥等没有理由不让病毒变异。当疫情来临时,单凭局限化学药或抗生素远远是不理想的,并会继发如耐药抗药、药残等其他复杂的、恶性循环的问题,于是,只能被动或无奈地用起老祖宗留下的医药精华:好中药、大复方、广谱抗病毒。

中草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已经积累有丰富的经验。与西药比较,中药治病有别于西药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药源的天然性:不易产生抗药性、毒副作用小,很少在机体内形成有害残留;二、药效的整体性:综合论治、双向调节、组合效应、扶正祛邪;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功效。

中药产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和特殊的农产品,“中药农业”是以中药材采集、捕猎和栽培、养殖为主要内容,包括对野生药材的引种驯化和繁育管理,以及利用现代高科技对中药材进行特殊方式的工业化生产,还包括部分药材的粗加工业和高新技术培育出的一些有特殊药用价值的农作物、畜禽产品等。

我省作为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中药材种类和储量,特别是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其影响广泛并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西峡山茱萸;焦作四大怀药;封丘县金银花;辉县山楂、红花;方城丹参;南召、内乡辛夷;林州黄芩;唐河、息县、邓州的栀子、半夏、桔梗、冬麦、元胡;新密金银花;禹州禹南星、禹白附;淅川酸枣、当归、花椒;鲁山、新县银杏;济源市冬凌草;商城县桔梗、天麻、茯苓;嵩县(北)柴胡;开封甘草;漯河黄芪;汝阳、镇平杜仲等都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产业品牌。

突飞猛进的我省畜牧业发展促进了河南“中药农业”发展。我省畜牧业是农业经济中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生产部门,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大省之一,主要畜牧业生产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正是依靠我省雄厚的养殖产业基础,我省兽药业和饲料业发展也蒸蒸日上。

基于畜牧业快速发展,我省“中药农业”发展理应调整“重人用,轻兽用”为“人用兽用并重,资源有效配置”。目前,兽用中药(通称“中兽药”)已广泛应用到畜牧业中,如1.防治畜禽病毒病;2.防治畜禽细菌病;3.防治畜禽寄生虫病;4.用于犬猫、水产养殖方面;5.畜禽免疫调节剂和免疫佐剂方面;6.畜禽饲料添加剂方面等,中兽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国中兽药制剂生产厂家或生产中兽药制剂的厂家已达2000余家,品种数千个,新制剂新剂型数十种,广泛应用于畜禽保健和疾病防治,对中药农业发展的贡献已凸显。

但总的看来,中兽药制剂的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由于养殖成本限制和中药价格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兽药的长足发展和健康发展,出现了“以次充优、以假乱真、以西(药)代中(药)”不良现象等,同样不利于“中药农业”的长足发展和健康发展。

具体说,要做到既要降低疫情疾病对人们和动物的伤害风险,又能促进中药农业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注重“治未病”。同等重视人和动物的疾病预防,动物福利要落到实处,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得善待动物,利用中草药大复方、广谱抗病毒优势,大力发展中(兽)药保健药和功能性饲料(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持人和动物身体健康。

二、坚持用真药。治疗疾病要坚定“药材好、药才好”理念,严查谨防“以假乱真、以西代中”现象,保证用药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减少抗药耐药性、降低毒副作用。

三、挖掘新药源。为了克服中兽药价格瓶颈问题,应该放眼两个问题:即中兽药“不与人药争资源,不与资源争土地”。从药材规格等级上合理配置资源,人用和兽用目前基本是这样;药用部位取代,如兽用黄连须根代替黄连、兽用忍冬藤(茎)代替二花等;品种替代,如土大黄代替大黄、三颗针代替黄连等;新药源开发,如杨树花、博落回等;废弃物料利用,碎烟叶、中药渣等。总之,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山坡、沟岭等是无限巨大的“天然药库”,只需有序合理充分利用即可事半功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