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肉鸡养殖“新模式”:“零投入”赚“保险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08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61

4月初,突泉县禽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继2008年12月12日,安大牧业在突泉县建设投放站后,安大牧业所属4个子公司又与突泉县签定了4个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投资2400万元建设18万套种鸡养殖场项目;投资5450万元建设15万吨饲料加工企业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1500万只鸡雏孵化场项目;投资1500万元改造贝思特冷库及生产车间,建设年屠宰600万只肉鸡生产线,4个项目共需固定资产投资近1亿元,流动资产投资2.3亿元,总投资近3.3亿元。一个完整的禽产业链条,即“企业+基地+农户”的龙型体系正式形成。

安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目前白城地区最大的禽类加工企业。公司集种禽养殖、孵化、饲料生产、禽类屠宰、分割加工于一体,已形成牧、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

“零投入”赚“保险钱”模式正在推广

2008年12月12日在突泉县建成的安大牧业投放站,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零投入”赚“保险钱”这一模式受到突泉县群众的高度认可。“零投入”,即安大牧业将饲料、鸡雏、防疫疫苗全部赊销给养殖户,以5000只肉鸡为例,一个生长周期所需饲料、鸡雏、疫苗投入约8万元;“保险钱”,即肉鸡价格的盈亏点为6.8元,安大牧业与养殖户签定订单合同,保底价为每公斤7.3元,必保养殖户每只肉鸡纯收入1元钱,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时,企业按市场价收购,高于8.4元后的利润企业与农户平分。

2008年12月16日,这一模式开始运营。溪柳乡前进养殖小区农户陈彦祥就是首批受益的农户。当时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肉鸡价格低迷,陈彦祥家刚刚出栏的一批肉鸡赔了近万元,正当他手头没有周转资金、对肉鸡养殖前景持观望态度时,安大投放站无偿赊销给他5000只鸡雏以及饲料、防疫药品,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签定订单合同。陈彦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科学流程饲喂,今年1月28日,他家的肉鸡出栏了,当时市场价为每公斤6.8元,安大牧业以保底价7.3元收购,车辆上门服务,财务人员当场核算帐目,陈彦祥纯收7800元。

农户赵振辉由于未掌握鸡雏生长发育规律,投喂饲料量过大,造成了部分鸡雏撑死的现象,安大集团为了鼓励赵振辉继续发展肉鸡,减少损失,为其赔偿5000多元钱。

目前,这一“零投入”赚“保险钱”的养殖模式正在全县15个养殖小区、307户养殖户中间推广。近日,40万只鸡苗即将再落户80户养殖户。

“龙头+基地+农户”的龙型产业链条正式形成

记者了解到,4月2日签定的18万套种鸡养殖场项目、15万吨饲料加工企业项目、1500万只鸡雏孵化场项目、改造贝思特冷库及生产车间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并在快速推进,一百天内所有产业链条全部建成投产的目标指日可待。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工业产值9.98亿元、实现牧业产值3.45亿元,创利税4780万元,拉动就业1620人,其中屠宰厂450人、饲料加工企业450人、鸡雏孵化300人、种禽养殖420人,实现就业收入1620万元,带动1000户农民搞养殖,实现增收6000万元,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90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770元。

与此同时,突泉县加大了基地建设力度,出台了协调贷款、提供土地支持、配套水电路设施等优惠政策,今年计划新建肉鸡养殖小区12处,建设鸡舍

240座,发展散养户60户。全县肉鸡养殖小区达到27处,5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达到581户,散养户达到120户,年出栏肉鸡能力达到2000万只,计划出栏1200万只,养殖户实现增收2400万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