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导致了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导致了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已经从过去重视疾病的治疗,逐渐转为期望通过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来维系健康。这些转变恰好为具有这方面特色与优势的中医药学的发展与腾飞带来了契机。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璀璨瑰宝,数千年来为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医药)的日新月异也为中医药学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支撑。
1 现状分析
面对中医药学术进步与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应认真地分析中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现状,特别应着力分析影响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环节。以下分别就涉及中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几个主要领域进行分析。
1.1 中药药性与配伍理论
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证候是患病或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亚健康)状态时所出现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症状,即肌体对致病因素及环境因素作出反应的状态。中医通过辨别不同的证候,确立对病症的诊断,进而据证立法,配伍组方用药进行治疗。中医临床使用的中药方剂基本上是由数味乃至数十味中药组成的复方,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特点。方剂的组成是针对特定的证候,依照中药药性理论和配伍理论进行遣方用药的,千百年来的实践,形成许多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经典方剂。中药药性及其配伍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内涵,由于它们源于中医基本理论,且紧密关联,所以研究者更多的是去研究中药的药理、化学,而较少涉及中药基本理论研究。对药性理论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虽有不少学者作过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进展,但总体上来说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不少学者对中药配伍理论的研究都曾做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如部分经典方的拆方、配伍、七情(如:相须、相使、相反、相畏等)以及常用药对等,分别从化学、药理角度找出一些有意义的苗头,但也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要推动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中创新与进步,应加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基础与内涵的研究,用现代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研究、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才可能更好地指导中药研究与临床应用。目前国家拟对涉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给予重点规划与扶持。
1.2 中药材与饮片
中药材的质量是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的首要环节。中医临床使用的饮片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药材的品种与质量,中药生产的原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中药材的质量涉及面较广,影响因素也复杂,大体来讲涉及到的主要因素有:品种、地域、生态环境、栽培、产地加工及储备养护等,由于我国中药的生产加工过程基本上尚处在类同于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形式与渠道,加上目前尚缺乏能严格控制中药材和饮片的生产质量规范和质量标准,所以,怎样才能用质量不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出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怎样用质量不确切的饮片取得可靠的临床疗效?这是摆在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上的最严峻的两大问题。
近20年来,我国先后对常用中药的品种与质量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分别对大约300种中药材进行了包括品种考证、生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特性、化学成分、药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为常用中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打下了一定基础。在已开展较为系统研究的常用中药中,能真正用确切的有效成分(群)和特征成分作为定量质控标准的中药材还极少,在“九五”期间(1996~2000),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将预计完成70~80个常用中药的可用于实际质控的有效成分研究。目前饮片生产和中成药生产所用的中药材质控主要依赖于传统的鉴定方法,因此尚难于用定量的质量规范全面控制中药材生产质量。
注重使用道地药材是中医临床应用饮片和成药加工中长期以来形成保证疗效和安全的有效措施,近10余年来我国医药工作者先后对主要道地药材产区的典型药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四川、浙江、河南、安徽、吉林等,“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给予重点资助。这些研究重点针对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开展包括:品种、种质、生态、环境、气候、土壤、栽培、加工,以及化学、药理、质控的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为中药材的产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的规范打下了基础。从道地药材入手,确立可用于质控的规范,同时建立中药生产基地,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珍稀濒危紧缺药材是一较薄弱的研究环节,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正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但研究投入与力度均不足。
中药炮制是用于“制毒增效”的传统饮片生产加工的重要过程,近20年来运用多学科结合的方法与技术,对常用的数十种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部分炮制品的生产质量规范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由于长期以来中药的炮制与饮片生产依靠产地药农或作坊加工,各地在70~80年代组建的有一定规模的饮片厂由于多种原因基本上难于形成产业化规模或停产,故目前的饮片生产基本上仍处于个体化加工生产状态。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炮制与饮片加工的地域性色彩极强,虽然部分省市曾先后颁布地方性的“饮片炮制规范”,但至今尚未能形成由国家一级药品管理监督机构颁布的常用中药饮片生产与炮制技术的质量规范,因此饮片生产质量控制主要还是依靠区域性的、经验性的,以饮片传统鉴别性状为特征的质量控制。出现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在饮片炮制质控研究的基础工作需大力加强与重视,否则这将严重影响临床用药与中药生产的安全、疗效与质量。
1.3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自本世纪初国内外的化学、药理、药学及临床等研究学者,分别从自身的不同学术背景和对中医药的不同认识出发,利用不同的研究思路,针对中药(包括:草药及民族药)及其复方(特别是典型的代表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在中药化学及药理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近年来在我国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国家“1035”创新药物研制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等国家重点或重大研究项目中,都以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作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针对常用中药、各类临床有确切疗效的代表性复方,从临床功效与主治角度基本搞清主要药效的物质基础,逐步揭示复方的主要有效部位或成分群,主要作用途径和作用部位(靶点),以探索中药复方的主要作用原理。
长期以来,对中药的化学和药理研究,基本思路都没有脱离传统的天然植物药中筛选活性组分、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及其结构的修饰和改造,如抗疟新药青蒿素系列衍生物,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等为成功的范例;在药理活性筛选方面应用经典及现代的疾病实验动物模型及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中药及复方的主要药效学评价摸索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对中医证候,脏象等中医基础研究尚未取得较大突破,所以化学组分、成分及其药效活性的研究还是基本停留在从天然药物中寻求活性成分的状态,这些研究虽然逐步摸清常用中药的部分成分;单味中药及部分复方的部分药理活性;引入和建立了一些适用于中药化学和药理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使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水平逐步有所提高,对药效评价的实验研究有所改进,但离能按照中药主治相关的有效成分群控制质量,以及利用“证候”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主要药效评价还差距较大。目前在中药及其复方的物质基础分离、鉴定和活性测试的方法与技术,主要还处在引入、借鉴相关学科方法与技术,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在研究方法学上实现突破。方法学的突破,不仅会促进中医药基础与应用研究,而且会带来理论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
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是关系到药材质量控制、炮制饮片规范建立、中药制药质量保障、中成药质量(含量测定、稳定性考察等)控制、中药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等最关键的一环,也是目前制约中药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瓶颈问题。
1.4 中药制药与产业化
近30年来,中药制药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中药产业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药制药技术由传统的作坊加工工艺逐渐过渡,大量地吸收和利用现代制药的先进理论、工艺、设备、技术和质量管理观念,不断地引进和利用现代化工、制药、食品等多行业的先进方法技术,同时对这些方法与技术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中药制药的特点。中药的剂型已经由传统的汤、膏、丹、丸、散等发展到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现代制药的主要经典剂型;制药技术上,已经基本形成适宜中药功效及成分特点的提取、分离、浓缩、纯化、精制、干燥、成型等较为成熟工艺与相应设备;在四川、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已先后建成一些现代化的中药制药企业。
目前,中药制药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不少研究机构和多数企业过份热衷新药开发,忽视传统名优中成药的再次开发,不注重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企业过多考虑销售,忽视制药工程技术的完善提高;缺乏适应中药制药工程中试条件;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如何控制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方面下的功夫不够,不少中成药的质量是难于达到稳定、可控和均一。
目前中药生产企业多达1000余家,其中多数为生产条件和技术均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它们很难实现高效优质的中成药生产,成为高技术、高效率的产业;反之,还会耗竭本已欠合理利用的资源,这种以消耗药材资源维系生存的企业几乎不可能注重科技,成为中药研究、技术创新的主体。
不少中药应用与开发性研究,在初始阶段就缺乏向商品转化的可行性研究,或者缺乏社会需求的调研。因此,许多研究与开发要么处于较低水平的重复,要么难以形成药品或商品产生效益。
1.5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自1985年至今,经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已经超过1000个,其中以剂型改变获准的四类新药最多;其次为以新处方为特点的三类新药;另外,单味药有效组分或中药注射剂等二类新药和以扩大临床新适应症的五类新药大体相当,数量较少,以新药材或单味中药有效成份为特征的一类新药更是凤毛麟角。
综观我国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与审批,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新药的审评批准由无到有,由粗放到逐渐完善和规范,使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审评逐渐形成既能体现中药特点,又不断吸收国际药品管理规范原则,故较好地起到中药研究开发的导向和逐步科学评价其安全、疗效和质量,对提高中药的研究水平和推动中药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中药新药在剂型、制备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推动了中药产业化的进程,企业也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完成相应的技术改造,使中药企业的生产硬件在近10年内有了较大的改善;由于中药新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加上继之可以获得的行政保护措施(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因此提高了研究者和企业投入新药研究的兴趣,企业更是将中药新药的研制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中药新药的创新性科技含量尚不高,多数新药的创新点是药味和剂量的稍加变化,或者是制备工艺改变不大的剂型改进,在中药的高效和质控方面缺少重大创新性突破;另外,中药新药的开发目标基本以国内市场定位,所以在已开发的中药新药中几乎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介于我国中药新药研制周期相对较短、开发资金相对较少,而目前的销售方式和医保体制有利于新药赢利,加之新药上市后,质量难于监控保障,所以不少企业情愿将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新药的市场开拓与研制,而较为忽视新药生产技术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
目前我国“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将中药复方药物的研制和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作为重点研究开发领域,通过对中药复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分别从中药材、制备工艺、剂型、质量控制、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等进行规范系统研究,还包括中药复方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研究与实践。这些探索将为中药复方创新药物的研制提供经验与借鉴。
2 加强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研究的思考
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托于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科技进步,加强中医药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笔者认为首先着手对中药药效物质开展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的沟通和融洽。
确切的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疗效的基础必然有相应的药效物质通过一定途径、环节、靶标对疾病和机体进行干预、调整,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最为关键的环节,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的阐明将对中药基本理论本质的揭示,对中药质量控制,对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制,对中药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2.1 建立健全中药物质研究的技术体系
要突破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搞清中药复方的科学基础,首先应建立适合于中药这一复杂体系研究的现代方法与技术。这些方法与技术的建立,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生物学、化学、药学等众多学科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借鉴其先进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近10年来,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迅猛进展,生命过程的一些细节及其调控机制已被发现,许多与药物(药效物质)作用相关联的受体已被分离、纯化;人类基因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一些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相关的调控物质亦逐渐被相继阐明;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对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许多有效药物的作用途径、靶标都越来越明晰,这些相关学科的突破性进展为我们揭示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和作用原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
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新进展、方法与技术,建立和完善快速、高效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中药中易挥发性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对强极性、离子性成分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HPLC/PDA)、液相色谱/质谱/质谱(HPLC/MS/MS)等进行分析;对于大分子化合物可利用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来进行分析。借助HPLC、GC、CE与MS、NMR(磁共振)、UV(紫外)等联用,尽可能获取化学物质信息,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提炼出中药化学物质识别和定量信息。除以上介绍的常规联用技术,还可以利用软电离质谱、多核多维核磁共振、等离子体光谱等高灵敏、多维、多模式的现代技术,建立起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组成、形态、结构、构象等多种信息检测与鉴定方法。
2.2 建立健全中药药理研究的技术体系
中药及其复方是由庞杂的成千上万种化合物构成,究竟哪一些是真正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及保健能起调整、干预等药效作用?而哪一些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副作用甚至毒性呢?这是我们需重点解决的另一个方法学问题,需要我们建立和完善适合中药药理学研究(包括药效学、药动学等)及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对于中药这一复杂体系中物质众多,由数味乃至10味以上中药所组成的复方就更为复杂,若仅仅是依赖现代药物筛选的思路、方法与技术是难于完成药效物质,毒物及非活性物质的鉴别,在目前情况下由于中医证候、脏象的实质尚不清楚,要建立起大量与中医临床“病、证、症”相关性密切的疾病实验动物模型(或模式生物)是相当困难的,除应努力探索外,当务之急是利用现代医药学、生命科学在认识人体、生命与疾病的科技成就,利用多学科方法技术,分别建立起从分子、细胞、器官、整体和群体水平上评价中药和复方主要药效学的系统方法与技术。为有效拓展药效物质的研究,首先可先利用和完善分子、细胞水平的评价方法与技术,因为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易于大量、快速地进行初步评价。由于生物效应的评价目前进展很快,如可运用超微传感技术、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放射性配基分析和放射自显影、荧光免疫探针以及分子雷达等,建立原位、微区、瞬时、单细胞、细胞群、活体在线监测等研究方法和技术;利用基因芯片、微陈列、2-DE等研究中药及复方对基因及蛋白表达谱,分析不同有效成分、组分对其相关基因群和蛋白群表达与调控的影响,逐步揭示常用中药及其典型复方的作用部位、途径。总之,要解决好揭示中药与复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相关方法与技术,从不同层次逐步建立和完善能开展时间分辨,空间分辨和分子分辨的药效评价系统。
3 鼓励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考
何谓中药的创新药物?笔者认为可以包括两类:第一类是通过对疗效确切的古方,验方和中成药的研究开发,获得更为安全有效、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中药新药;第二类是在揭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基础上创制的现代新型中药。
中药研究开发水平的提高,应认真继承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还应积极地融合现代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路与方法,借鉴国际新药开发的先进标准与规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推动中医药学术和中药产业的发展。以下就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几个环节,谈几点看法。临床疗效与安全是新药的根基,临床的适应症(证)应是以疗效为导向,要注重能体现中医药优势与特色的领域,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综合调整;老年性疾病和妇女疾病的应用;在临床应用中尚可考虑与现代化学药、生物制剂的联合用药。在适应症的范围上应尽可能突出主攻点,在处方选择上,应尽可能考虑到适合进入国际市场;对含珍稀濒危药(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组方的药味较少对质量控制,搞清药效物质和机理,合理优化制备工艺,选择先进剂型,进入国际市场等均相对有利。
随着现代制药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中药的制备工艺和剂型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或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辅料、新剂型。对传统古方及名优中成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应该成为中药创新药物研制的重要对象。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拥有较大国内和海外华人市场的传统名优中成药,以及具有明显的疗效、生产和市场基础的中药作为再次开发的重点;选择更为先进合理的制备工艺和剂型,重点强化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均一性。这样的再次开发相对其它新药来讲,把握大、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这种方式应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参与,且以前者为主体。
随着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所应用的现代药物中,已有超过半数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各种内源性的生理活性物质和许多药物作用的受体已被分离纯化,不少功能基因、蛋白及其相关调控物质被相继阐明,为新型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我们认为通过对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症、证)的中药(尤其是复方)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寻找中药多种成分作用的多种途径,有效靶部位、充分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如:药性、配伍理论等)和现代药物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组构新的中药复方,这时复方的构成,既可以是由原组方中来自各味药材的主要药效成分的有机组成,也可以是由其有效部位、组分的合理配组。这类新型创新中药的研制将是中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主导类型,因为它们更易突破国际医药贸易的技术壁垒,同时也容易取得自主的知识产权、维护研制者权益。这类药物的研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但应积极倡导,特别是重视前期的基础研究,对技术条件较好的研究院所和企业,应重点开发这一类能形成国际性大市场和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型中药。
4 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与措施
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和学科的系统工程,与其紧密相关联的包括:研究开发源头的创新体系建立;能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措施;中药产业关键工程技术环节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突破,使科技进步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4.1 中药产业政策的规划
目前中药生产的现状是不利中药产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千家中药制药企业中,多数中小型中药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人才和产品质量管理都不理想,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能量和人力的耗竭,而年销售额仅20亿美元左右(出口约4~5亿美元,且70%为药材),这种效益大约只相当于国外某些药厂中一个大品种的份额。因此必须对这种高资源投入,低产值效益的现状深思,确定如何才能更好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产生良好效益回报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有利于形成依靠高技术集约化生产的中药企业集团,对缺乏技术、人才、生产条件和合理产品的各类中药企业必须进行改造、兼并或关闭。产业政策的关键应落实在鼓励、引导和扶持中药企业,将依靠科技进步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4.2 中药材规范生产基地建设
中药材品种与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是关系中医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的首要环节,中药材质量与产地、生产、加工紧密相关,因此应首先建立以道地药材产区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加强优质道地药材的产业化规范技术研究与推广。为了确保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须加强中药种质资源。中药栽培和人工驯化等关键技术和珍稀濒危紧缺中药研究;注重绿色中药生产关键以及控制中药材中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问题研究。中药材作为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的原料,应是作为特殊商品经营、流通与管理。
4.3 中药饮片、制药相关理论与技术
要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务必改变饮片炮制与加工大部分还处于作坊式的生产状况、质控主要依赖药工经验的状况,应加强中药炮制技术规范和产业化的研究,包括对炮制机械和饮片加工机械的系统研究,开展系统的中药饮片质量规范研究,尽快制订颁布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作为国际规范蓝本的国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与规范,对部分区域性炮制加工差异大的品种可暂先分区域试行。建议对有毒中药及其饮片率先实行定点加工和专卖。
应注重和鼓励对中药提取、分离、浓缩、纯化、精制、干燥等主要技术环节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完善和改进适合于中药产业化加工的制药工艺、研制相应的新型设备。注重研制适用中药制药特点的先进辅料、包装材料、包装技术与设备。中药的剂型研究应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能充分发挥中药复方特色与优势的合理剂型,突破的关键应是对其主要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阐明,继而针对临床应用特点开发合理适宜剂型。还应借鉴现代缓(控)释、自调式、脉冲式、靶向给药的理论与技术,开展适合于中药各种不同类别有效成分、组分、部位的给药方式和剂型的研究。
4.4 中药质量标准、控制与保障体系
中药质量控制与保障是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以及国际化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存在问题最多的部位,由于中药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尚未较好揭示,如何制订众多中药、众多成分共同作用的质量标准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目前多数药材、饮片主要靠经验性的性状鉴定其真伪优劣,在目前中药的定量成分测定中也只有少部分品种可采用1~2个有效成分来控制,许多常用中药都还没有一个可以较好控制质量的成分乃至组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据原药材或饮片重量进行配方或生产投料显然是难以控制与保障质量。因此在加强中药基础研究的同时,应逐步完成常用中药材和饮片、常用中成药及新药的质量控制规范,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新药临床前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GLP)”、“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中药储藏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以及与各规范配套的“技术操作规范(SOPs)”。以上质量管理规范与操作技术规范的健全完善不仅可极大地促进中药质量的全面管理、控制与保障,还可以逐步修订完善,得到国际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最终形成国际性的中药质量管理标准与规范。
4.5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近10年以来,中药知识产权在国内逐步形成了专利、商标、新药、中药品种保护等多种保护形式。由于中药自身的特殊性,目前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生产流通使用的现状、尚难以找到能切实维护研究开发者和生产者权益,同时又符合现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的有效措施,因此目前中药知识产权在国内的保护主要还依靠行政保护(如行政法规、新药保护、中药品种保护等),保护的力度较小,范围较窄,这类保护在境外、国外则失去意义。因此目前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利于鼓励研制者开发高水平的创新药物。
中药的现代化应该包括中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中药的进一步国际化必须要有足够力度和幅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某些品种就算能通过严厉的技术审评壁垒,通过经济贸易市场保护的障碍,进入了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策略与对策,即使能进入,也是难以站稳市场的,这种状态必然会使得产业界和学术界对创新中药的研究开发和国际市场进入的热情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突破:第一,研究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性中药,这样,其知识保护点较易吻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同时应尽量寻求保护力度最强的专利保护;第二,应加大关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对策、措施和法规的系统研究,并将这类软科学的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
5 结束语
中医药现代化是炎黄子孙的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使命,中药现代化是其中重要的突破口,中药的基础研究工作是关系到中药创新药物开发、产业现代化和中药国际化的关键,中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阐明是必须首先突破的关键一环,在此基础上应重点抓好高技术含量创新中药的研制;中药制药相关理论、质量控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好药材基地和中药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要做好这些艰巨而细微的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两个原则:发扬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扬长避短;应用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方法与技术——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