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及其产品价格虽在春节后有小幅上扬,但节后又逐渐回落,生猪价格的持续走低,养猪户正处于亏平衡点,生猪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的市场搏击。
一是生猪生产新一轮发展周期已经悄然而至。根据生猪价格每两年左右为一个波峰或波谷的经济规律,联系到生猪价格从2007年5月份开始走高的实际,生猪价格在经历近19个月的高位震荡后,在今年春节后逐渐回落,当前仍处于回落期,但还没有到价格谷底,预计到今年6-7月份左右养猪户将进入利润亏损期。
二是猪肉外销出口大幅下降影响了生猪加工业发展。2008年我国猪肉贸易量与2007年相比,出口大幅减少。全年全国出口鲜冷冻猪肉达7.28万吨,同比减少40.93%。作为猪肉出口大省四川全年出口量为4.65万吨,同比下降51.76%。今年1-2月,全省猪肉出口仅2000吨,而我市的广元高金食品、元坝雨润、苍溪鸿宇等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自2008年地震后加工量就成直线下降,高金食品公司2007年平均每天宰杀生猪1000余头,但从去年8月至今年4月平均每天仅宰杀生猪60头。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助推了新一轮周期提前到来。为稳定和扶持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猪肉产品供给,自2007年5月以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如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补贴,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能繁母猪补贴已由去年的50元/头提高到100元/头,这极大地调动了养猪户的养殖热情,全国各地养殖基地内千(万)头生猪规模场(户)、生态养殖小区和现代畜牧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生猪生产呈现了加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就我市而言,截至2008年末,全市建成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和适度规模养殖户达2.2万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场307个,生猪规模饲养比例达38%,较2007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及地震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消费信心。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及“5.12”汶川大地震灾害的影响,我市居民的消费信心大幅下降,大多数居民为减少支出而降低消费,加之猪肉是我市居民肉食消费的主导产品,占肉类消费总量的95%左右,居民对猪肉消费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供需平衡,形成了市场猪肉供大于求的局面。
五是能繁母猪的快速增长助推了生猪总量的相对过剩。自2007年以来,国家就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补贴,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全国母猪生产成两位数快速递增。就我是而言截止2008年末,全市母猪存栏达到29万头,同比增长11.5%,今年一季度又新增母猪2.3万头,母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必将导致肥猪生产总量的快速提升,形成生产相对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