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模效益和专业技术化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特别是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曝光,“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将被各方深刻铭记,行政管理部门将出重拳强化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其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将成为必然。
兽药GMP验收将进一步规范,兽药GSP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兽药采购和使用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养殖企业对兽药的选购更加挑剔。今后以防治、保健、促增长、低残留、无残留的用药要求将成为一种趋势,假冒伪劣产品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将被逐渐挤出市场。
兽药行业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企业在行业严管、外企冲击和自身发展障碍的多重压力下,数量必将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兽药行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常规同质化产品拼企业规模效益,二是走专业技术化道路,拼研发创新效益。
2 优势互补向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行业变革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内在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原则是资源最省、效率最高、结构最合理。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初创时期、规模化时期、集聚时期和平衡联盟时期。我国兽药行业目前正由初创期向规模化时期过渡,未来南北企业的联合,生药与化药企业的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中外企业联合兼并的速度将会加快,遵循效率最高的发展原则,实现规模化和高度集中,整合不合理、无生产力或低生产力的部分,实现行业自身不断进步和升级。
3 科技创新,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用心为养殖行业发展保驾护航,想养殖企业之所想,急养殖企业之所急,吸纳或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优秀科研人才,学习借鉴其它领域和国外先进经验,争取政府支持,研制新产品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产品的多元化调整和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成为兽药企业的一种新思潮。2006年上半年,禽、猪空栏率曾居高不下,禽药、猪药销售持续低迷,以禽、猪养殖业为支柱的兽药企业饱受其苦,多数企业处于半开工或停产状态。 面对困局,一些企业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猪、鸡养殖下滑,转型侧重做水产、特种养殖用药,对冲行情风险。研发意识超前的企业,依靠日常的科研积累,及时推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差异化产品,化解企业市场风险。 以上这些企业在行业最低迷的情况下,仍是风景这边独好,销售额均未出现较大波动,甚至略有上升。反思2006年的失与得,产品多元化策略和研发新产品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产品概念的炒作、花样翻新的促销已失去了意义,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谁能在研发工作上取得先机,谁就在兽药行业领军之战中率先突围。
4 化药市场将在整顿中走向规范,应实行多品牌经营 纵观兽药产业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化药生产企业将在规范中优胜劣汰(整合与洗牌),化药产业将在整合中放缓进步。而疫苗市场将完成第一次割据,疫苗政府采购份额将逐步扩大。 化药生产企业应实行多品牌经营PK事业部、产品线区域营销、分销、专卖店、战略联盟等;疫苗上,开展生产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平等待遇,实现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大型养殖集团与疫苗生产企业的战略联盟。
5 后GMP时代二次行业洗牌箭在弦上 需更新兽药研发观念 目前我国兽药GMP认证企业在1600余家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取消地方标准后,产品差异化空间压缩,产品高度均质化浮出水面,药政管理必将由硬件推进转向高压市场监管。 因此,兽药企业应更新兽药研发观念,重视公共研究平台建设及参与互利合作模式,联合研究发展,以质取量与以数取量,坚持科技创新。 兽药研究创新在战略层面上应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掌握本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开发未来5年以后的产品。战术层面上引领或紧跟市场,持续改进产品性能、质量。基础层面上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等各环节,持续开展产品质量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作。
6 产品竞争升级 要明确发展路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战将压缩行业利润,行业数据库的建立将有利于净化兽药市场环境,食品安全诉求呼唤GSP,对经销商、厂家和用户进行优质资源重组。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高端用户对兽药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无公害产品生产的推动、兽药国标的实施和推进、规范兽药产业使其健康发展都是企业及用户的共同诉求和动保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这一系列推动行业变革的主要因素促使动保行业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兽药企业要明确兽药产业的发展路径,把握营销导向到产品导向、管理导向、产业整合导向、资本导向的过渡,进行层层攻关。
冀中集团总裁吴里明认为:兽药行业将以特有方式整合
1.兼并不会成为行业整合的主流。 当前,业内流行一种观点:“通过兼并、重组、联合”来实现行业整合,这个观点有失偏颇。 兽药行业是轻资产行业,最显著的特点是“资本力量对行业的作用力低”,行业的整合是不能通过资本力量实现的。其他行业通过上市等方式实现了资本的快速聚集,进而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的手段来实现行业整合,但是兽药行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在行业整合上“资本有劲使不上”。资本可以兼并企业,但只能兼并企业产能,却兼并不来市场,兼并不来核心技术,联合也不能带来模式的成功复制与品牌的叠加扩张。 再者,兽药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小企业生命力十分顽强,低门槛使得新产能涌现速度很快,通过兼并消灭小企业与过剩产能的目的无法实现。 因此,未来兽药行业的整合一定不是“合并同类项”,我们不排除个别企业跨领域、跨区域、具有优势互补的兼并与合作,但是,这种现象不会成为行业整合的主流趋势。
2.兽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将逐步发生变化 当前环境下,营销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企业成长能力,可以说营销仍然是当前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并由此派生出了三种营销模式:技术服务型营销、密集推广型营销、批发代理型营销。 伴随着养殖模式的变革,兽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演变,未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必然会发生深刻变化。届时,营销驱动力将逐渐减弱,优势人才作为高层次竞争的支撑点其驱动力将逐渐加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驱动能力将逐渐升级,特色、精细化的服务作为品牌特有的标志也将显示出较强的驱动张力。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民认为:兽药行业整合是发展的必然
1.目前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有些企业经过扎实内功和几年的GMP运营后,积淀了企业文化、积累了资金并增强了融资能力,获得了管理经验,培育了管理团队,开阔了市场,疏通了物流通道。并且在研发上有相对竞争优势,这些企业是行业整合的生力军。
2.行业整合的结果有三种情况:一类企业,经过资本运作,兼并收购,建成综合性企业集团,既生产生物制剂,又生产化药制剂,还生产原料药。年产值在几亿元至十几亿元。二类企业在生物制剂或化药制剂、原料药这三项中占一项,做大做强,一年产值在一亿至几亿元。三类企业,属于专一型,生产面不宽,但专攻一项,只生产专一的产品,如只生产水针、水产药或禽药。“一招鲜,吃遍天”在本领域也有相对竞争优势。一年产值在几千万至一亿元,日子也还可以。
3.国外兽药企业如拜耳、普强等已通过融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在国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但由于价格高等原因,现在尚不具备整体优势。但是待兽药行业更加规范了之后,有资金及技术实力的大公司可能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受三鹿奶粉事件和三聚氰胺鸡蛋的进一步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造成了肉、蛋、奶的消费量下降,由于消费量的减少,养殖户开始缩小养殖规模,减少用药量以降低养殖成本。同时部分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只要涉及到含蛋白的出口产品都要求检测是否含三聚氰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受此影响,兽药企业的产品或多或少造成了积压,市场抗风险能力差的厂家出现停产或开工不足的现象,而正规厂家也把重点放到了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上,一场“蝴蝶效应”似的连锁反应已经影响到兽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鹿事件的发生提醒了各大兽药生产企业必须要规范兽药生产,及时淘汰过时、不规范的产品及文号,减少产品同质化程度,同时也促使兽药企业产品研发向中高端进军,尤其是动物专用的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兽药的研究与开发。 一些不正规的兽药厂家可能会因为市场不认可或缺乏科研经费而被逐步淘汰,而拥有坚实基础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有保证,会以此次事件而提高产品认可度,提升品牌形象,增加客户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