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尽快解决濒危野生动物用药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在两会上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是全国动物园管理系统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
侯蓉介绍说,目前我国兽药品种很少,不能满足濒危野生动物的需求。拿麻醉药举例,兽用麻醉药品根本不能满足大熊猫的麻醉需求,现有兽药主要用于大家畜、大家禽。而且品种太少,剂量也不合适,根本不能用于野生动物,“一头牛用的剂量,怎么能用在大熊猫身上,新生幼崽那么小,怎么用?”
“野生动物数量太少,没有厂家愿意单独为大熊猫、为野生濒危动物生产药品。”侯蓉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兽药的安全标准、生产条件和检验标准没有人类的标准高,所以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只敢用人药,不敢用兽药。“我们可不敢拿大熊猫开玩笑。”侯蓉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于1987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是世界上唯一的大熊猫异地保护机构。该基地现育有82只大熊猫,仅去年就成功繁育18只,成都大熊猫基地和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成为全世界两个最大的人工大熊猫繁育种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