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南充推进无公害认证确保畜产品安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4

近年来,南充市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名优名牌”的工作思路,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稳步扩大产品总量规模,着力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全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方法,统筹协调发展速度、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加快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从2004年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以来,全市已获认证企业达46家,认证无公害畜产品48个,畜产品规模达150万头(只),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位。笔者将南充市近年来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主要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供参考。

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南充市高度重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把它作为畜牧标准化生产和食品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纳入各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并层层分解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制订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及奖惩措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均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作为重点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从2007年开始,各县(市、区)畜牧部门对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实行了“四员”管理责任制,即县(市、区)落实监督员,乡镇落实协管员,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信息员,企业(协会)落实内管员,并明确了各自职责,基本形成了上下连通,责任明确,信息便捷的无公害畜产品监管体系。

2 强化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市畜牧局先后对全市的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小区、畜产品出口基地和受控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内检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人数达150余人,培训以健康养殖、投入品使用、污染治理、生产记录、各类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申报材料的组织与编写等为主要内容,市畜牧局专门组织了3名高级畜牧(兽医)师编写讲义,并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有关文件、资料、一体化认证程序、申报材料摸板等编印成册,将各类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食用动物违禁药物清单、禁止添加的饲料添加剂及药物清单、各类兽药的休药期等刻录成光盘分发到每个受训人员。市局将受训合格的人员进行备案,作为企业内检人员,实现了畜牧业认证企业个个有内检员的工作目标。

为了强化县(市、区)无公害监管人员素质,提高认证工作质量与水平,市畜牧局先后对各县(市、区)监管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人数达50余人,培训以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申报材料审核、现场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等为主要内容,对培训合格的作为无公害畜产品监督员,实现了市县均有无公害畜产品监督员的工作目标。

3 强化关键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南充市在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关于无公害农产品认定认证一体化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紧紧围绕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推进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3.1 全面推进畜禽健康养殖

近年来,全市从标准化规范养殖场(小区)建设入手,大力推进畜禽健康养殖方式,达到无公害畜产品要求。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方面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布局,积极开展以人畜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圈舍改造,转变饲养方式,改善养殖条件,实现养殖环境良好、生产环节健康、生产程序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健康养殖方式。在养殖小区建设方面坚持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粪污处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积极推进“猪-沼-粮(菜、林、鱼)”、“牛-沼-菌”以及生物发酵的生态养殖模式,走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生态和谐的牧业发展之路。南充市大百合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解决养殖过程中畜禽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按照“以种定养、种养结合、干稀分离、沼气配套,综合利用”原则,对畜禽粪尿经机械化干稀分离后,干粪作为种植食用菌的填充料,剩下的稀粪,尿液经过排污管导入三级发酵池和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贮存在储气罐中,作为照明和清洁能源,沼液由提灌站提至山顶,最后通过专用管道流入分流池中,用于种植园区的林、果、蔬菜作追肥。通过处理的粪便成为了优质农家肥,使废弃物成为了再生资源,实现了主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为畜禽业规模养殖场的健康养殖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8年,该公司被省环保局列为全省“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示范场,其模式和经验在全省被推广学习。

3.2 积极引导标准化生产 一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各地畜牧部门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要求,从实际出发制订和完善了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养殖和加工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畜牧业标准体系。2007年,市畜牧局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起草了顺庆区同仁土鸡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已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并正式发布实施。2008年,市畜牧局、质监局与仪陇县质监、畜牧部门合作制订了獭兔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并在仪陇选定了1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试行,这一标准已得到全国质监局的充分肯定,市质监局受国家质监局委托正起草制订全国獭兔饲养标准。二是积极指导无公害畜产品申报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全市大力推行了“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协会(专合组织)+标准”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打造成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供种,确保品种优良;统一供料,确保饲料安全;统一防疫,确保免疫质量;统一供药,确保用药安全;统一污染治理模式,确保环境良好;统一收购,确保产品质量。三是建立和完善了严格的行业自律机制。公司对会员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合同化管理,企业派驻专门技术人员到养殖基地和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指导和监管,纠正违规行为,建立标准化生产约束机制和规章制度,提高广大农户标准化意识和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的自觉性,确保畜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

3.3 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 近年来,南充市在投入品监管方面,创新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饲料、兽药“五员”责任制和投入品安全保障的三个全覆盖,狠抓饲料、兽药市场秩序的专项整治,严把投入品生产、使用、经营三关,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安全。一是严把投入品生产关,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全市饲料、兽药生产企业公开向社会承诺,不生产假冒伪劣饲料、兽药,不添加激素和违禁药物,并与市局签订了责任书。市县畜牧局进一步加大了对生产企业的检查、抽样送检工作,2006~2008年全市共抽检生产企业产品100余批次,全部合格。抽样送检“瘦肉精”检品1500余份,无一例阳性。二是把好投入品经营关。认真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实施“五员”监管责任制(即市畜牧部门分片落实巡查员,不定期对投入品市场进行明察暗访;县畜牧部门分片落实监管员,负责片区内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乡镇畜牧部门落实投入品协管员,具体负责经营户和养殖场投入品经营使用的监管及指导;企业落实内管员,负责企业的投入品采购、使用的安全监管;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信息员,负责投入品安全信息的报送和联络)。坚持扶优打假,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查处经营、销售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不法行为,全市2006~2008年共开展市场清理整顿75场(次),共查处假冒伪劣投入品150批次,价值60万元,罚款15万元,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5个。同时,完善了饲料兽药经营企业的多种管理制度,规范建立了产品进销台帐和进货查验、过期失效饲料兽药销毁、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反馈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饲料、兽药市场和经营行为。三是严把投入品使用关。近年来,我们加大力度建立严格的投入品采购使用制度,所有无公害畜产品申报和认证企业全部采取投入品统一采购,专库存放,专人保管,专人发放,规范使用等措施,坚持杜绝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饲料及兽药,规范了动物免疫档案、兽药处方、兽药及饲料使用等记录,并建立了专门档案备查和追溯,从源头上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3.4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 首先,完善了重大动物疫情处置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落实了物资贮备和人员,真正做到了发生紧急疫情能够果断妥善处理。二是扎实做好动物免疫工作,坚持“五统一,六不漏”,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三是强化堵疫和消毒灭源工作。建立健全了畜禽饲养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厂(场、点)的定期防疫消毒制度,省政府设立的交通检疫站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查证验物和畜禽及产品、运输车辆的消毒灭源工作。四是认真抓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疫情信息网络。2007~2008年共监测猪血清1500份,牛血清150份,羊血清80份,鸡血清550份,鸭血清580份,犬唾液150份,全市动物免疫工作扎实、效果明显。五是强化动物检疫监督,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执行“三员六岗”制度,防止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进一步强化流通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督,完善监督检查和巡查制度,结合节假日和日常监督工作,加强了对肉类市场、冻库、鲜肉销售及超市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收购、加工、贩运、冷藏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不法行为。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一旦发现畜产品存在不安全隐患,立即溯源,将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5 推行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 保证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经营,是推动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的经济动力。近来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了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2007年,我们在顺庆、高坪、嘉陵开展了无公害畜产品专销区试点工作。2008年,试点区又新增加了阆中、仪陇两县。对已获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加贴标志,积极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志制度。在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点,不准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畜产品上市经营,在大型超市建立了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积极实施“放心肉”工程,在全市9个县(市、区)城镇和31个大的乡镇集贸市场1900个摊位实施“放心肉”工程,严格按兽医卫生标准确定了一批定点屠宰场,定点供应的放心肉全部来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全市检疫系统公开向广大市民作出承诺:凡消费者购买到病死肉和染疫肉,畜牧部门给予3倍赔偿。截至目前为止,还未出现一例赔偿案例。

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认证质量

为确保无公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一是每年开展了无公害畜产品例行检测工作,并确保所有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的产品每三年必须抽检1次,投入品每年抽检1次。二是加强了目标考核,每年市政府目标办都组织有关部门,对包括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在内的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督查,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三是加强了工作检查,市县畜牧系统都将无公害畜产品的复查及新认证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工作进度慢及查出有关问题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有力地推进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扎实开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