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两岸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9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89

两岸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项目繁多,现以台湾养猪业的概况和成功做法进行报告,期能作为两岸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之交流的开始。

一、 台湾养猪业概况

台湾陆地总面积3,600,618公顷,其中有2/3以上的面积为高山、山坡地及丘陵地。人口2,300万,农业总人口数数为323.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4.05%,农业就业人口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25%。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鱼业与林业四大部门。农业生产毛额仅占国内总生产毛额的1.53%(2006),非常低。农业生产中,畜牧产值比重高,在2006年为31.33%。

台湾的畜牧业主要集中于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养猪是台湾整个畜牧业的中心,占畜牧业产值的46.97%(2006)。云林、彰化、高雄和屏东是台湾养猪业的主要产地。年屠宰头数为1,000万头左右,每年每人平均消费猪肉量为39.95kg。台湾养猪特点之一是规模化,1952年由台湾糖业公司开启企业养猪之门,“台糖"至今仍为台湾最大养猪户,规模超过30万头。在“台糖"带动下,过去30年来台湾养猪农户逐渐减少,由14.5万户(1980)减少到日前的1.1万户;平均每家养猪场养猪头数则逐年增加,2006年达559头。目前,规模在2千~4.99千头的猪场有近445户,5千头以上的猪场有120家。台湾养猪朝向经济规模与企业化经营的方向推进。

二、 成功的做法

1. 选育与开发特色品种

台湾消费者对农产品要求“风味、健康、养生"的三大理念根深蒂固,非常重视特色畜禽产品的开发工作。一是推出不同“风味特色肉"的品牌猪肉。例如专门用香草与中草药饲养的“香草猪"冬虫夏草菌丝饲养的台糖“生机猪"、风味天然的“自然猪"、饲养在好山好水台东关山地区的“晶钻猪",上述的品牌猪肉均来自具有产销履历验证的猪场。虽然品牌猪肉价格较一般猪肉要高4到5成,甚至2到3倍,但是在市场上还是热门货;二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品种的选育。台湾地方猪种如台湾黑毛猪或其杂交黑猪,因其猪肉具有优良口感特色,亦能提高售价。三是重视种猪新品系的培育。台湾成功地选育出具有特色的台系“杜洛克"、“大白猪"、“蓝瑞斯"(长白猪)猪种。以前,台湾种猪依赖进口,经过多年繁育,目前台湾种猪成为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种猪和精液的供应者。

2. 强化猪场污染的管理

台湾对环境保护有严格的法规条例,制订一系列畜牧公害防治法规,要求各地环保、农业主管部门与畜产企业联合护法、守法、执法。环保部门要行使对养猪场排水污染度的监测,农政部门协助养猪场设计、安装污水污物处理设备,养猪企业要承诺和恪守防治污染的责任。对不能达标的养猪场要罚款,限期治理。

环保部门要求猪场污水排放标准是SS 150 mg/L,BOD 80mg/L和COD 600 mg/L。养猪企业减少猪粪尿排出量主要技术措施;一是选择和促进猪生长快,繁殖效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猪种;二是采用高消化率饲料,采用低蛋白质,补充胺基酸的饲料配方,利用植酸酶增加磷的消化率和利用生长促进剂促进猪只的健康和生长,采用多阶段饲料配方饲养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三是利用沼气发酵除去粪尿污水中70~80%的有机物;四是推广水帘式猪舍。台湾天气热,采用水帘式猪舍饲养肥育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大幅度的提高;水帘式猪舍用于饲养公猪和母猪,其公猪精液质量、母猪配种受胎率有明显地提高。另外,水帘式猪舍内的细菌数可以减少,且猪舍内没有蚊蝇干扰,氨和臭味明显地减少。

3. 加强猪肉产品的监管

针对国际间相继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狂牛症等疾病,及部分畜产品发生药物残留,以及消费者对畜产品的卫生安全产生疑虑等现象,台湾进行“农产品生产和验证管理法”(2007)的立法,从源头的投入食品安全之生产管理制度,到下游的畜产品卫生,全面严格把关,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的逆向追溯机制(推行产销履历制度)。为落实畜产品卫生安全管理,逐步推行生产符合HACCP规范及ISO 22000制度的畜产品,并强化履历标示与有机农业认证。台湾对猪肉残留物质检验很严,凡上市或出口猪肉全部要先行检测,如对磺胺药剂残留按5×10-8标准实施检查,超过标准予以罚款,还要追踪饲养管理污染过程。鉴于采用严厉的追溯措施,台湾的养猪企业都十分谨慎使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2006年肉猪磺胺剂残留检测合格率99.8%,消费者可安心享用安全的猪肉产品。

4. 扶持养猪团体的成长

根据“畜牧法"(1998)的规定,养猪场和其它畜牧场要加入养猪团体接受辅导,故政府的专项计划在促进农会、毛猪运销合作社和养猪协会等民问团体的发展,协助养猪和其它畜牧团体的成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因而得以提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并推动传统畜牧业走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至于,台湾养猪和其它畜牧产业的技术推广,主要通过这些养猪团体和饲料、药品等厂商,邀请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养猪场内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教授作讲师来完成的。通常,这类的教育推广和技术培训,是免费提供给养猪和其它畜牧业者。

三、 两岸畜牧业发展的交流

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在WTO的架构下,农业的发展应有全球布局之思维,并以农业的整体发展与基层农民的利益为优先考虑。在两岸农业交流方面,虽然有部分人士强调两岸有很强的互补性,可结合双方农业优势相互扶持,推动互惠互利的两岸交流。但也有部分人士衡诸最近几年,两岸农业在经贸、投资、技术交流及国际市场之消长,所呈现究竟是竞争或互补的关系,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委会)最近几年来多次委托学术研究机构举办两岸农业交流论坛,探讨两岸农业交流议题,希望能达成两岸农业交流、共创双赢之共识与目标。就畜牧业而言,或可经由此次「海峡两岸畜牧业发展暨讯息交流论坛」先共同探讨交流与合作可能发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一、共同努力探讨两岸畜牧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两岸畜牧业合作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做好合作重要的基础建设性工作。两岸的管理机构要实施的政策,有效的措施,如何为两岸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通过协商,先就两岸畜牧业合作的环境和条件等相互了解。

第二、统筹兼顾拓展两岸畜牧业合作的范围。两岸农业合作和投资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或可在合理的规范之下,向深度和广度协调发展。在保护知识产权(智能财产权)、原产地认证、检疫防疫、技术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问题等。如涉及公权力的执行,也有待双方或政府授权团体进行协商,落实执行。两岸要共同加强畜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才能维护市场的信誉和形象。

第三、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岸畜牧业合作的机制。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分工合作,逐步建立互补互利、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符合经济发展,和扩大两岸畜牧业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两岸的农业专家、产业界的人士可先就两岸农业合作的基本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规划。如研究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今后合作的战略、重点的领域。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分工,确定彼此的责任和合作方式,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建立营销网络等等。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

四、 结论和建议

两岸畜牧业本质上存在差异,台湾畜牧业产品从早期的「数量」要求逐渐转为现在的「质量」要求。台湾农业发展以整体经济因素及全球化经营为考虑,当然包括两岸畜牧业交流。但两岸畜牧业交流应在双方或政府授权团体进行协商后,循序加以推动,才能真正保障两岸农民的利益,也才能为双方带来真正的互惠帮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