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辉瑞模式”拉开世界医药业的并购序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10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70

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辉瑞5日对外宣称,与惠氏达成并购协议:辉瑞以总价值大约680亿美元收购惠氏。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公司IMS预测,合并后的公司有望成为美国生物药品销售额最大的公司,拥有约12%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占10%,在亚洲占7%,在拉丁美洲也将占有6%的市场份额。在拉美、中东以及中国等高增长的新兴市场,新公司将拥有更广泛的市场覆盖面。

与国际投资家、分析师的热烈态度不同的是,中国分析师对此保持冷静。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医药分析师罗樨表示,此次并购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680亿美元成就美近三年来最大收购案

早在几个月之前,辉瑞就频频放出口风,将加大其风险投资力度,与业内其他大型制药公司积极寻求投资机会,同时扩大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视野,摸索创新合作的新模式。

1月23日,《华尔街日报》率先曝料称,辉瑞制药公司正在与竞争对手惠氏进行交易价值可能超过惊人的600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谈判,这个交易有可能改变全球制药行业的格局。随之,未来的“辉氏”成为市场热议话题。受到双方关于有可能达成并购交易协议的传闻推动,当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均小幅上涨,而盘前惠氏制药公司股价上涨了13%,辉瑞制药下跌了近2.7%。

美国东部时间1月26日,两家公司正式宣布达成并购协议,辉瑞将按惠氏当前50.19美元的股价对后者以现金加换股方式进行收购,总价值大约680亿美元。这成为美国近三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案,也成为辉瑞近十年以来第二大交易。

据业内人士估计,两家企业重组后,年总销售额会有望超过700亿美元,比辉瑞公司现阶段业绩增长45%。

辉瑞病急投医惠氏

大规模并购是辉瑞一贯最中意的选择。尽管这次收购将使辉瑞巩固自己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的地位,但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是为了增加辉瑞自己的产品组合,选择互补性的产品进行合并。

受金融危机冲击,目前全球医药行业普遍都受到新品研发不力、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影响,再加上有一大批最能盈利的药物专利即将到期、来自仿制药物的竞争压力加大等挑战,有业内人士分析,辉瑞在此时出手收购惠氏,是意欲用联姻来应对即将出现的营收大幅下滑的一种举措。

“就专利到期的问题说来,辉瑞的危机可以说是整个行业中最深重的。”标准普尔公司分析师萨福特拉斯表示,“我们认为,对于辉瑞而言,以这样的一个交易来稳固公司的营收恐怕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据了解,到2011年,由辉瑞生产的世界最畅销的药物立普妥将失去专利保护,届时,辉瑞必须面对营收预计将大幅下滑的问题。目前,立普妥为辉瑞带来了年收益近130亿美元的营收,占其整体营收额度的1/4左右。再加上其他畅销药的专利将先后到期,如络活喜、万艾可等,到2015年的时候,辉瑞营收的来源将缩水超过70%。更为要命的是,在辉瑞目前的研究计划中,还无法创造足够的新药,以取代立普妥的营收。

与此同时,惠氏在生物制剂和抗生素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疫苗、补品和生物制剂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恰恰是辉瑞所缺乏的,因此收购惠氏将帮助辉瑞从一家畅销药生产商转型为综合性制药商。其产品将涉及疫苗、生技药品、传统丸剂、非处方药和兽药等多个领域。业内人士指出,辉瑞与惠氏的合并将产生世界第一的生物制药公司。

或将改变全球制药格局

如果说辉瑞的前任CEO亨利.麦金纳尔是用其创造的“辉瑞模式”“并购”以做大,令辉瑞成功坐上了制药界的头把交椅,那么2008年接过接力棒的新任CEO杰夫。金德勒的此次“并购”行为,不仅将产生出世界第一的生物制药公司,还有可能改变全球制药行业的格局。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在辉瑞和惠氏合并之后,药品行业可能将掀起一波并购浪潮。两家公司的合并将令其他竞争者承受莫大压力,迫使其开始寻求合并。

瑞银集团预计,2009年的并购活动将继续减少,但医疗保健行业的并购将相当活跃。

业内普遍认为,另一家正在寻找并购目标的制药公司是美国第二大制药公司默沙东。德意志银行在前不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印证了业内的猜想,报告称默沙东有可能收购位于加州的一家以生产抗艾滋病、高血压以及乙肝等疾病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贺普喜。随着默沙东的哮喘治疗药物顺尔宁将在2012年失去专利保护,默沙东不得不弥补即将由此损失的40多亿美元销售额。

其他一直被市场预期将会进行并购交易的还有传统药品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和先灵葆雅以及生物科技公司安进和美国生物基因公司等。

除此之外,强生和默克公司也可能将进行并购交易。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均曾表示,他们正在寻求并购计划,其现金和短期投资总额高达290亿美元。

对中国影响不大但医药并购苗头已显

与国际投资家、分析师的热烈态度不同的是,中国分析师对此保持冷静。在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医药分析师罗樨看来,双方的并购协议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樨表示:“因为近年来国际上这种并购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化学制药公司收购生物制药公司这一点上。所以这一并购也并不算新鲜。”她认为,随着生物制药的发展,其前景更景气、发展更快,因此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并购案发生。“对中国市场暂时还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国内市场也已出现这种苗头。一些大的制药公司以及一些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目前也都在积极寻找类似合作机会。”

而从辉瑞和惠氏目前已发表的声明看,双方也均没有提到这一并购对中国地区业务的影响。辉瑞方面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双方合并交易将在2009年下半年完成,目前评论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各地分支机构整合为时尚早。而惠氏中国区公共关系总监席庆也坦言,目前惠氏在中国区业务并未受到并购的影响。“在中国现在惠氏仍然是独立运作的公司,一切保持原状,照常运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