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发展生态环保养猪业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养猪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威胁到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彻底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许昌市率先在全省引进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采取“政府重视组织推,资金扶持加快推,典型引路示范推,技术服务扎实推”的措施,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推广步伐。目前,许昌市已建成生态环保养猪场户192家,改扩建52家,正在建设39家,总数占全省总量的41%。短短一年多时间,许昌市就成为全省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成效最明显的地市,省内外许多地市纷纷来许昌参观学习,省市领导也多次到许昌调研,其主要做法是什么?对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近期,省畜牧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该市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认真的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一)生猪业发展情况。近年来,许昌市以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预计2008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生猪存栏420万头,出栏600万头,规模养猪场达到6992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生猪业已成为许昌市畜牧业的优势产业,许昌县、鄢陵县、禹州市、长葛市、襄城县5个县(市)成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许昌市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优质生猪生产基地。
(二)生态环保养猪法的推广情况。生态环保养猪法基本原理是以因地制宜的猪舍和有利于活性土著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发酵床为核心技术,以饲养过程不清粪便、提高冬季猪舍温度、增加生猪抵抗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优质保健猪肉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养猪技术。技术特点具体表现在“六节约、三提高、一降低”。所谓“六节约”:一是节约人工。生态环保养猪法可以2-3年清除一次圈舍垫料,并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等技术。仅减少猪圈清理一项,可以节约劳动力50%以上。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肥猪、100-200头母猪;二是节约用水。猪舍地面无须冲洗,可节约用水90%以上;三是节约用料。猪舍垫料中拌入的乳酸等益生菌可促进生猪胃肠消化,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约饲料10%左右;四是节约药费。猪生活在强势有益菌环境中,极少发病;五是节约土地;六是节约取暖费用。生物环保养猪场不需另建沼气和污水池、粪场等设施消纳污水和猪粪,进而少占用土地。所谓“三提高”:一是提高生猪生长速度。微生物发酵过程产生热量,垫料表面夏天温度达到27-28℃,冬天提高到17-18℃。冬夏都有利于生猪生长,育肥期平均可以缩短10-15天;二是提高猪肉品质。生物环保养猪使猪的发病率极低,药物使用少,基本解决了猪肉的药物残留问题,达到了无公害食品标准;三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200斤左右的肥猪,可以节约40-50斤饲料、节水80-90%,商品猪价格比普通猪每公斤高0.6-1元。即使不考虑人力节约因素,每头猪可增效50-80元。所谓“一降低”,就是降低了污染。生物环保养猪技术解决了传统养猪业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污水、臭气等污染物对农村河流、沟渠、引用水源地造成的污染。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法推广,既有利于现代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又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生态环保养猪法在国内外生猪生产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具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和借鉴价值。20世纪60年代,日本、韩国积极推行“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创造出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养猪模式。2006年以来,福建、山东等地认真总结国内外生态环保养猪技术,改进和创立了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的新式生态养猪法,国内也出现了福建洛东生物科技公司、河南恒隆态原生态养猪公司等专业技术推广公司,在全国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继良种、良饲、良法之后,畜牧业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彻底解决规模化养猪业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养猪业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畜牧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环保养猪法顺应自然规律、挖掘生物潜能、降低养殖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在未来生猪产业发展上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重视,组织推广。2007年8月,许昌市天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南省先行一步,从福建引进了日本洛东零排放养猪新技术,经过实践,效果很好。据测算,一头猪可直接增加经济效益80多元,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推广步伐,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工作办公室,制定了《许昌市生猪养殖零排放技术实施方案》,出台了扶持政策,把开展生态环保养猪工作任务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狠抓落实,强力推进了生态环保养猪工作的开展。
(二)资金扶持,加快推广。一是项目资金扶持,引导养殖场户运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许昌市积极整合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国家环保治理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审批应用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的养猪场户。目前,许昌市已投入各类项目资金1570万元,用于生态环保养猪场建设。二是增加贷款投入,优先支持生态环保养猪场户。积极引导农发行、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加大生态环保养殖场建设的支持力度。目前,许昌市金融部门支持生态环保养殖企业贷款达到3100万元。三是汇集社会资金,新建生态环保养猪场。许昌市通过加强宣传、参观考察、搞好培训等办法,吸引工商企业、个人资金投资建设生态环保养猪场。据统计,全市新增社会资金3600多万元,用于生态环保养猪场建设。近两年,许昌市通过采取项目倾斜、贷款支持、汇集社会资金等扶持措施,推进了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的应用。
(三)典型引路,示范推广。许昌市按照“新上猪场首先推,扩建猪场带头推,老式猪场逐步推”的原则,积极引导 经济实力强、环保理念超前的养猪企业率先运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在每个县(市、区)先发展1-2个示范场,然后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让示范户现身说法。同时,要求全市132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单位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的375家养猪场户,率先应用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示范带动广大养猪场户建设生态环保养猪场。
(四)强化服务,扎实推广。许昌市紧紧围绕无污染、零排放、无公害养猪场建设目标,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开展“送畜牧科技下乡,为新农村建设增力”活动,举办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培训班2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1万多份,全面普及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市、县两级畜牧部门成立了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抽调专业人员,负责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推广工作,确保生态环保养猪法在推广中取得成效。
(五)产业联动,合力推广。应用生态环保养猪法生产的猪肉品质明显改善,无药物残留,达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为把这种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许昌市积极组织生猪加工企业研发绿色猪肉产品,与生态环保养猪场签订产销合同,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无公害生猪。目前,许昌市已有87家生态环保养猪场与众品、维利达等生猪加工企业签订了产销合同。无公害绿色猪肉产品的生产开发,带动了许昌市生态环保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三、几点启示
启示一:转变观念是基础。生态环保养猪法是一项新技术,需要各级畜牧部门干部职工和广大养殖场户提高认识水平,为此,许昌市先后三次带领市、县有关人员和部分养猪场户到山东、福建等参观考察,多次组织畜牧系统人员认真学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权威讲形势,解疑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市上下一致认为生态环保养殖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上,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引导广大养殖场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把运用生态养猪法新技术作为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重点,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强力推广。
启示二:落实政策是关键。山东、福建等地推广生态养猪法新技术的经验证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尤其是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的更明显。据统计,目前,许昌市共投入各类资金8200多万元,按照“新上猪场首先推,扩建猪场带头推,老式猪场逐步推”的办法,加快推广步伐。因此,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上,全省要制定和完善政策,增加先进技术推广经费,切实解决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应用资金不足等问题,促进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示三:典型示范是动力。山东、福建等地区生态环保养猪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与当地龙头企业搞好示范带动发展分不开的。许昌天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从福建洛东公司引进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大胆尝试,经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上,全省要重点培育壮大一批生态环保养猪龙头企业,实现每个县市都有龙头示范带动,形成龙头带农户的新技术推广机制,促进生态环保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启示四:搞好服务是保证。许昌市通过成立技术服务中心,联合福建洛东河南分公司,通过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发放明白卡等形式,普及先进技术,合力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带动生态环保养猪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在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上,要积极借鉴许昌市推行的“公司+技术服务中心+养殖场”的推广模式,辐射带动养殖场户建设生物发酵舍,确保全省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取得突出成效,保证养殖场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几点建议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并且提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畜牧养殖业,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促进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学习推广许昌的经验和做法,成立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领导组织,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抓好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将生态环保养猪法推广目标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各地市生态环保养猪法的推广情况,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环保养猪法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操作方法,大力宣传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法对于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和生猪产品质量、增加养猪效益、实现畜牧业节能减排目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使广大养殖场户认识和掌握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增强其推广应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迅速在全省掀起推广应用生态环保养猪法的热潮。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等投入力度,扶持生态环保养猪场区建设。要积极整合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等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生态环保养猪场区建设。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支持工商资本、民营资本、私营资本等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生态环保养猪场区,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法的推广应用步伐。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各级畜牧部门要针对不同的养殖规模、地理环境,研究新圈舍建筑模式,加快旧圈舍改造探索,不断创新生态环保养猪模式。畜牧科技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强培训指导,促使养殖场户尽快掌握技术操作特点,圈舍建、改造方法,垫料配制和饲养管理等技术,提高生态环保养猪法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