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以来,全球猪肉产量与消费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开展国际业务创造了机会。各个国家对猪肉的需求取决于市场规模、其它肉类的供应与价格、人均收入,以及货币与经济波动情况。
在那些以出口为主,并且经济情况变化很大的国家里,猪肉生产的利润会更低,并且不稳定。目前由于美元贬值,再加上巴西因口蹄疫的缘故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美国的猪肉出口水平得到了提高。美国养猪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粮食提炼乙醇对饲料价格的影响、人工短缺、环境/政治问题以及食品安全 /可追溯程序。
尽管各个国家,既包括传统的也包括新兴的猪肉生产国,- 对出口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全球经济成长,猪肉需求提高,亚洲各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都会给美国的猪肉生产与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1997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消费量提高了27%,2005年的猪肉消费量超过9300万吨。在世界范围内,猪肉是首选肉类,猪肉消费的提高为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猪肉生产者带来了拓展国际业务的机会。美国2005年的猪肉出口额是22.8亿美元,在美国平均每屠宰一头猪,就创造22.01美元的出口额。
猪肉产量最高的国家
表1列出了2005年前12名的国家及其猪肉产量。中国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排在第一位,之后是欧盟25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2000至2005年间,世界猪肉产量提高了15.1%。在上述产量前12名的国家当中,这五年里猪肉产量增长百分率最大的国家依次为巴西(39.3%)、越南(27.8%)、中国(23.2%)、俄罗斯(17.0%)和加拿大(16.8%)。在这五年期间,美国猪肉产量增加了9.3%,欧盟25国的猪肉产量仅增加了2.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因为世界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带动,猪肉国际贸易量显著增加。各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显著提高出口国养猪生产的利润(Young, 2005)。要想在出口市场拥有竞争力,必须做到:
生产成本低(但仅靠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拥有竞争优势) 生产效率高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可靠的供应 世界生猪贸易
表2列出了2004年世界生猪贸易的情况,包括生长猪和出栏肥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2004年生猪出口量最大的是加拿大,850万头,而美国2004年的进口量最大,头数差不多相当于加拿大出口的头数。猪肉和生猪算在一起,加拿大的养猪业70%的产品都是出口到美国。
猪肉和生猪的这种国际贸易模式反应了北美养猪业不同的竞争优势(Young,2005)。加拿大的猪群繁殖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在生长猪肥育方面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再加上美元相对坚挺,购买生猪的价格更加合算。
荷兰和丹麦的生猪出口规模都比较大,许多生猪出口到德国或东欧进行肥育、屠宰。中国则是香港活猪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猪肉进口、出口量最大的国家$Page_Split$
1、猪肉口量最大的国家
如表3所示,环太平洋国家、俄罗斯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猪肉进口国。其中,日本是最大的猪肉进口国。2005年,日本进口猪肉133.9万吨,突破历史记录。其中超过120万吨为普通猪肉(冰鲜与深冻),9万吨为熟制或深加工猪肉。从美国、智利、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增加,从丹麦的进口量减少。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由于 2004年牛肉的供应紧缺(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日本的进口标准以及对标签的要求最为严格。日本新的食品进口标准可能要求美国进行更多的检测,并要求美国的生产者更换某些饲料添加剂。新的标准针对799种添加剂、兽药和农药规定了最高残留标准,而老的标准只涉及283种(Bratton,2006)。生产者必须在生猪出栏前停药很长时间才能满足新的标准。
正如Liddell和Bailey(2001)所强调的,总的来说,在可跟踪性、透明性和品质保障程序的建设方面,美国比其主要竞争对手欧盟要落后。如果欧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美国可能会丧失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在日本,因为日本对食品标签的要求非常苛刻。
墨西哥是美国猪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墨西哥的养猪业发展速度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因此墨西哥的猪肉生产存在赤字,必须依靠进口。由于墨西哥消费者所喜欢的猪肉部位和产品种类与美国消费者不一样,所以这又进一步扩大了美国对墨西哥猪肉出口的领域,包括冰鲜和深冻猪肉、杂碎、猪肉制品和特殊分割肉,用于加工、餐饮服务和零售。墨西哥的生猪市场也很大,尽管生猪进口不象猪肉和猪杂碎进口那么稳定。俄罗斯是欧盟和巴西猪肉的主要出口市场。2004年至2005年巴西猪肉在俄罗斯进口市场所占的份额从57.8%上升到66.6%。
2、猪肉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如表3所示,欧盟和加拿大的猪肉出口量比美国要高。然而,由于美国的竞争,欧盟对日本的出口量有所下降,而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则获得了提高。尽管在欧盟,尤其是西欧国家,养猪生产的成本很高,但这些国家的猪肉质量好,并且为消费者考虑得更多。欧盟的养猪生产已经实现了从面向生产到面向市场的转变,更多地强调产品的可跟踪性和安全性。
在猪肉出口方面,欧盟可能将会继续成为美国强劲的竞争对手。巴西是另一个主要的猪肉出口国。2005年巴西猪肉出口量增加了22.4%。在2005年,巴西增加了分割肉的出口量,分割肉现在占猪肉出口总量的比例超过 75%。分割肉出口比例的提高,反映了巴西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加出口利润的经营策略。$Page_Split$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在猪肉出口方面也拥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国仅仅是对香港出口活猪。现在中国也出口一些猪肉或猪肉制品到相邻的国家,如俄罗斯和南韩。
智利在猪肉出口方面排第六(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而且智利是西半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养猪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过去十年当中,智利的猪肉出口量迅猛增加,从1995年的2755吨提高到2005年的12.9万吨,预计2006年将达到17.4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0%。智利的猪肉主要出口到日本、南韩、墨西哥和欧盟成员国。
美国的猪肉生产
美国猪肉生产主要靠内需推动,2005年产量为939.2万吨,比2000年提高了9.3%(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估计美国每天的屠宰能力为42.35万头,其中90%由大型屠宰企业完成。十家领先屠宰企业每家每天屠宰1万头以上,其中 Smithfield食品公司在美国每天的屠宰能力将近11万头。
在出口贸易的不断带动下,美国在2005年出口了120万吨猪肉,比2000年提高了100%。日本一直都是美国猪肉最大的出口对象(占美国猪肉出口总量的45%),接下来依次是墨西哥和加拿大。当下的美元贬值对美国的出口有利,再加上巴西由于口蹄疫的原因无法向亚洲的主要市场出口猪肉,这些都促进了美国猪肉的出口。美国生猪屠宰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加拿大对美国的生猪出口。
Greenwood的经济分析(2006)显示,2012年养猪生产盈亏平衡成本将会和现在差不多。然而,粮食生产乙醇会造成饲料价格上涨,老旧猪舍的更新也会需要新的资本投入。这样的话,养猪生产管理必须进一步提高才能维持现在的生产成本。美国养猪业的机会包括占据全球蛋白质市场。到2012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有潜力将出口比例提高到25%(Greenwood,2006)。
美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动物福利(由食品公司向下推行,直到基层养猪生产者)、粮食生产乙醇造成饲料涨价、人工短缺,以及环境/政治问题。最紧迫的是食品安全和可追溯项目,尤其是涉及猪肉出口方面(Greenwood,2006)。需要开发信息系统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还需要新的技术来降低人工成本。 PIC,一家跨国种猪公司,2005年针对世界养猪成本、饲料成本和生猪价格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每公斤活猪生产成本低于1美元的主要猪肉生产国,按照生产成本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巴西、美国、中国、加拿大、智利和泰国(PIC,2006)。
加拿大的猪肉生产$Page_Split$
加拿大的情况与美国不同。因为政策的转变,加上人口增长缓慢,加拿大的养猪生产是以出口为导向的(Haley,2005)。加拿大希望少出口谷物,多出口猪肉。自从1996年以来,加拿大已经瞄准国际出口市场,发展起自己的养猪业。产量已从1980 年的100万吨左右提高到现在的大约200万吨。2005年加拿大养猪业突破了出口记录,达到102.9万吨,价值28.4亿加元。目前,加拿大养猪生产 50%以上用于出口,相比之下,美国的出口比例仅为12.9%(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
加拿大的养猪业正好与美国的养猪业互补。事实上,加拿大近年来每年出口的850万头生猪(约70%为生长猪)当中,大部分都是销往美国,占据了美国进口生猪的主要份额。与十年前相比,出口量提高了至少八倍。有一项竞争性研究显示,加拿大在繁育方面有优势,而美国则在肥育和屠宰加工方面有优势(Haley,2005)。
过去几年对美国的出口量下降,加拿大成功地开辟了新的出口市场,实现了猪肉出口多样化。现在,对美国的出口只占加拿大猪肉出口总量的40%(Haley,2005)。排在美国之后,加拿大的第二大猪肉出口国是日本。2005年,加拿大对日本的猪肉出口量达26.6万吨,价值10.1亿加元。加拿大是日本的第三大普通猪肉(冰鲜猪肉和深冻猪肉)进口国(占22%市场份额,第一大是美国,30%,第二大是丹麦,29%)。在深加工猪肉与猪肉制品方面,加拿大是日本的第二大进口国(占27%市场份额),仅次于占48%的美国。从这个角度来看,加拿大显然也是美国养猪业的一个竞争对手。
拉丁美洲的猪肉生产
要想了解拉美猪肉生产,可以看看巴西、智利和墨西哥这三个主要的猪肉生产国。过去15年当中,这三个拉美国家的国内需求不稳定。巴西和墨西哥的猪肉需求趋势图显示,在这些国家当中,猪肉需求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一个是人均收入,另一个是货币与经济的波动情况(Canfield,2006)。
巴西的人均猪肉消费量(12.4kg)只占肉类消费总量的14%,而在智利,人均猪肉消费量几乎比巴西高一倍。墨西哥是猪肉净进口国,主要从美国进口。墨西哥是美国火腿肉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典型的内产猪肉不足的国家。巴西和智利每年屠宰的猪只20%用于出口,出口模式与加拿大类似。
巴西最大的两家猪肉加工商,Sadia和Perdigao,最近着手推动家禽与猪肉的联合出口经营。现在,智利已经有能力夺取油水丰厚的日本和南韩出口市场,而巴西由于口蹄疫的缘故,只能向利润微薄的俄罗斯和其它前苏联国家出口(Canfield,2006)。近期内,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也对巴西的猪肉出口造成了限制。$Page_Split$
欧洲的猪肉生产
西欧市场有四个特点(Hartog,2005):
实现了从面向生产到面向市场(消费者)的转变。 消费者十分挑剔,要求养猪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生产。 高收入消费者的市场很大,这些消费者要求食品产品安全、可追溯。 与其它地区相比,猪肉生产成本高。 丹麦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国,猪肉产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出口量却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7%。丹麦养猪生产总量的 85%用于出口。丹麦猪肉出口取得成功的基础有三条:产品附加值、灵活因应国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优良的质量。丹麦的人工成本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因此丹麦科王集团(Danish Crown Company)都是在终端市场完成产品加工,包括英国、德国、波兰和美国。丹麦养猪业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通过革新、自动化以及进入外国的食品加工市场,如波兰和西欧的市场,来降低生产成本(Johannesen,2005)。
波兰目前向南韩出口猪肉,并且会很快开始向日本市场出口猪肉。波兰养猪业马上就要采用新的欧盟标准,波兰的大型肉品公司(Sokolow, Animex and Duda)将会从中受益。波兰谷物资源丰富,人工成本低廉,而且地理位置非常好,很方便进入德国和俄罗斯的市场(Luckman,2006)。
目前制约波兰猪肉生产的因素包括管理水平低、政府政策陈旧死板,以及资本来源受限制。Animex公司,Smithfield食品公司在波兰的分公司,通过采用良种猪、建立人工授精公猪站、鼓励优质饲料生产,以及更加及时地给养猪生产户付款,已经取得了经营的成功。丹麦科王集团也在波兰投资建设了生猪屠宰场。
中国的猪肉生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国。然而,中国的猪肉生产完全是面向国内的。2005年中国生产了4970万吨猪肉,略高于世界总产量的50%(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06)。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在世界属于最高的(33.8kg),仅略低于香港、欧盟和台湾,而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都是非常高的。
尽管中国的人口非常多,但中国在猪肉方面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进口量不到总产量的百分之一。深冻无骨肉在中国的猪肉进口当中占很大的比例,面向高端消费者。2005年头11个月当中,美国占中国进口市场总量(22.67万吨)37%的份额,是中国最大的猪杂碎进口来源。
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向中国出口猪肉(Gain报告,2006)。2006年中国的猪肉出口预计会增加16%,达到200万头。中国的生猪出口市场不会有什么变动,主要市场还是香港、日本、北韩和俄罗斯。自从2004年以来,日本将第一次成为中国的第二大猪肉出口市场(Gain报告,2006)。
1996至2005年间,中国的综合猪肉生产增长率为每年5.1%(Boal等人,2005)。尽管中国养猪业的主流(70%)仍然是小规模生产或庭院养殖,大型商业化猪场已经越来越多,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2004年屠宰的生猪当中,商业化猪场所占的比例比前一年上升了26%。这造成了2005-2006年间中国猪肉产量提高,价格下降。$Page_Split$
限制中国养猪生产发展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增加、缺乏资金投入,以及市场信息不足。官方统计信息通常都是一至两年之后才会发布。没有关于未来的生产规模的官方预测。不仅如此,疾病和药残控制也是一项严重挑战。中国广泛分布的小规模畜场使得动物疾病(例如:口蹄疫)很难监控(Gain报告,2006)。中国必须采用一致的、遗传品质高的猪种,可以由现代化的屠宰场来加工,这样才能提供优质、均匀一致的猪肉。中国的肉仔鸡行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而中国的养猪业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场,仍然很难提供高品质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