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广东九个畜禽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4  作者:浩天  浏览次数:484
     最近,农业部发布第662号公告,确定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中广东省有9个畜禽地方品种名列其中。
  1、大花白猪。或称为广东大耳黑白花猪,由分布于我省境内各地的大花乌猪、金利猪、梅花猪、梁村猪、四保猪和坭陂猪合并,于1983年通称为大花白猪。大花白猪适应高温多湿的环境,早熟易肥,沉积脂肪能力强,母猪繁殖率高,哺乳性能好,利用年限长;耐粗饲,肉味鲜美,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大花白猪的保种场设立在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
  2、蓝塘猪。因主要产地位于我省紫金县蓝塘镇而得名。蓝塘猪在体形外貌、生殖生理、适应性、早熟易肥、肉质优美等方面遗传性能稳定,与引入的优良种猪杂交,有显著的杂交优势,不足之处是繁殖性能不够理想,胴体中脂肪比例较高。目前蓝塘猪的保种场也设立在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
  3、粤东黑猪。是第一次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心产区在饶平、蕉岭和惠阳等地,并因之而分成三个品系,是我省著名的古老的地方猪种,具有肉质鲜美、瘦肉较多的特点,同时具有耐粗饲、母性好、抗病力强等优点;缺点是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不高,奶头数较少,公母猪的体型也较细小。目前尚未建立或确定粤东黑猪保种场。
  4、清远麻鸡。原产清远市,因母鸡背羽有很多芝麻样黑色斑点,故称麻鸡,以体型小、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而著名。但存在分布地区不广、产蛋量低、品种内个体间生长发育不整齐的缺点。目前清远麻鸡的保种场设立在清远市种鸡场。
  5、惠阳胡须鸡。是第一次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原产惠州地区。其标准特征为颔下有发达而张开的羽毛,状似胡须。它肉嫩骨细、皮脆味鲜、肉质特佳,是我国现存的古老而又比较突出的优良肉用型地方鸡品种,但尚存在产蛋率低、生长慢和饲料报酬低等主要缺点。目前尚未建立或确定惠阳胡须鸡保种场。
  6、狮头鹅。原产潮汕地区,因成年后头部形似狮头而得名,是我国最大的鹅种,具有耐粗饲、生长快、肌肉丰厚的优点,但行动迟缓,觅食力较差,食量大产蛋量低,繁殖力较差。目前狮头鹅的保种场设立在汕头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
  7、乌鬃鹅。是第一次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原产清远市,因羽毛呈乌鬃色而得名,其头顶部至颈背部有一条黑色鬃状羽毛带,故又称黑鬃鹅,具有早熟、骨细肉嫩、育肥性能较好、适应性强、食量少、觅食力强等优点,缺点是产蛋量低。目前尚未建立或确定乌鬃鹅保种场。
  8、雷州山羊。原产于雷州半岛一带,徐闻县为主产区,具有成熟早、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和耐湿热等特点,羊肉瘦肉多、脂肪少、膻味少,板皮质地优良。目前雷州山羊的保种场设立在徐闻县耕牛良种繁殖场。
  9、雷琼牛。原产于雷州半岛,具有役用性能强、产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皮质细密等特点,缺点是体型较小。目前雷琼牛的保种场设立在广东湛江金牛实业发展公司。
  我国新实施的《畜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别建立或者确定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承担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任务;享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未经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受保护的畜禽遗传资源。
  对于尚未建立或确认保种场的品种,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考察和筹建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