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养猪,人们总会想起脏兮兮的猪圈、到处乱堆的猪粪、难闻的猪粪臭。然而,9月17日在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曹铁光家,记者眼前的养猪场却是另一番景象。大热天里,建设标准的猪圈里干干净净,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恶臭,而这都缘于一种名为“发酵床”生态养猪新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市已计划用三年时间对这一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将湘潭打造为中国南方生态养猪示范市,一场养猪业的“绿色革命”即将在莲城悄然兴起。
与传统猪舍不同,曹铁光的生态养猪场铺上了厚厚一层名为“发酵床”的垫料,它就像一张软软的大床,入栏的小猪浑身油光,在床上撒欢嬉戏,精气神十足。曹铁光高兴地说,采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后,他再也不需要每天为清扫猪栏,冲洗猪舍忙活了。在场的市畜牧水产局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发酵床”养猪可节省饲料12%左右,节省用水90%,节省人工50%,缩短育肥周期10—15天,每头猪可增收节支80——100元,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发酵床’养猪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解决了污染难题,还省时、省工、省料、省钱。”曹铁光告诉我们。
据专家介绍,“发酵床”生态养猪是从日本、韩国引进的一种环保型养猪新技术,通过在猪栏中铺设锯木屑、谷壳或秸秆等混合垫料,利用床上微生物菌将猪的粪尿排泄物迅速分解发酵、消化或转化为饲料,具有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特点,从源头上达到环保养猪的目的。作为传统养殖大市,我市年出栏生猪接近600万头,治理农村养殖污染对于推进“两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恰恰能破解这一难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久前,市委书记彭宪法明确作出“关于在全市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一场养殖业的“绿色革命”。
据悉,为鼓励广大养殖户新、改、扩建“发酵床”生态养猪舍,我市将从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给予相应补贴。市畜牧水产局乐观估计,今年全市计划示范推广100户,“到2010年全市‘发酵床’技术规模推广面超过80%,规模养猪出栏300万头,农民增收3亿元,减少粪尿污染排放900万吨;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将湘潭打造为中国南方生态养猪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