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记者从大理州农业部门了解到,经过近4天的专项检查,该州奶牛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及生鲜牛奶收购,均未发现添加三聚氰胺和违禁添加剂。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又公布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不合格名单,滇产奶粉和液态奶都未检出三聚
氰胺,但市民对滇产奶源更为关注。到2007年底,云南奶牛存栏量为19.01万头,年产奶量为42.3万吨。其中,大理奶牛目前存栏量为11.9万头,年产牛奶26.6万吨,不管是存栏量还是产量,大理都占全省的60%左右。那么,大理奶源是否安全?记者采访了大理州农业局。
“我们从奶牛养殖、饲料加工销售和生鲜牛奶收购等环节进行检查,都未发现添加三聚氰胺及违禁添加剂。” 大理州农业局畜牧科窦科长说。据了解,大理奶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大理、洱源、鹤庆、巍山、弥渡、宾川、剑川等市县。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大理立即部署在奶业重点县市开展奶源和饲料三聚氰胺检查部署。9月18至21日,该州深入到12个规模养殖场和10个重点奶牛养殖乡镇的187个农户,对饲料和添加剂进行检查,未发现养殖环节添加三聚氰胺。在饲料加工销售环节,过检查15家饲料生产企业和23家销售网点,重点对饲料原料、添加剂和成品饲料进行检查,也未发现添加三聚氰胺及违禁兽药、添加剂。
生鲜牛奶收购关节,通过检查13个规模较大的冷贮收奶站和洱源九龙机械化挤奶站,详细查看检测试剂、仓库、冷罐、清洗液,查阅收奶记录,也没有发现添加三聚氰胺及违禁添加剂。
相关新闻
12州市乳业批发市场 受重点督查
继首批监督组对昆明、大理、文山、红河等4个重点州市进行督查之后,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于9月23日至27日分赴全省其余12州市,对婴幼儿奶粉事件进行全面督查,食品批发市场等成为重点督查区域。
自9月12日起,省内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先后组织食药监、质监、工商等成员单位,全面开展了对辖区婴幼儿奶粉的专项检查。9月18日至22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成5个督查组,由省食药监局领导带队,分赴昆明、大理、红河、文山等重点州市,就各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近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再次组成5个督查组分赴其余12州市,此次监督组将重点督查当地食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小商店、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涉及问题奶粉及奶制品是否及时下架、封存、召回,并组织力量对奶粉市场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好登记备案,追查其来源和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