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之目前国际、国内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治的难度。因此,为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兽医工作的需要,确保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乐山市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市政府于 2006 年 11 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通过一年多的实施,我市 乡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强领导,认真落实。成立了全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市编办、畜牧、财政、发改、人事、劳动保障、国资、社保等有关部门参与,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在各部门抽调了精兵强将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全力以赴地抓好此项工作。二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我市及时组织人员,在各县(区、市)畜牧、编办等部门的配合下,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测算,摸清了家底,在此基础上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精心策划,提出意见,草拟文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三是互通信息,积极协调。市畜牧局及时与人事、编办等部门衔接,并组织他们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联系财政、发改、劳动保障、社保等部门,及时沟通思想、互通信息,主动与卫生部门联系,学习、借鉴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做法。四是理清思路,分段实施。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市及时调整、完善了改革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提出了“通盘考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的工作思路和作法,从实施的情况来看,符合实际,效果良好。通过改革,重新确定了基层兽医工作性质,重新将乡镇兽医站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重新落实了基层兽医站退休人员 “两保”的遗留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人员构成,科学设置了机构,保证了人员工作经费,明确了工作职责,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防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