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即墨市畜牧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科技支撑,全市一批新的畜牧科技项目、畜牧养殖典型和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不断涌现。
畜牧业用上了高科技
落户于即墨市段泊岚镇的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10套汉显智能巷道式孵化出雏设备和4套模糊电脑箱式孵化出雏设备孵化雏鸡,两种设备每次分别可孵化种蛋9万枚和2万枚。仅2007年,该公司就为当地提供优良蛋雏鸡270万只。
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饲养的祖代蛋种鸡是从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和德国罗曼公司引进的优良品种,该蛋种鸡繁殖的父母代和商品代蛋鸡产蛋率高、抗病能力强,可向2万多养殖户提供优质鸡苗。在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蛋鸡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即墨市的蛋鸡存栏达到686.39万只,其中良种蛋鸡覆盖率达到100%,年产鲜蛋7.11万吨,增加农民收入7300万元。
沼气池建在养殖场
入夏以来,即墨市灵山镇后山后村的蛋鸡养殖户李宗先、李宗进,奶牛养猪户黄义山再也不用为养殖场的“臭气”和令人头疼的污染问题烦恼了。原来,3家养殖户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都建起了沼气池,畜禽产生的粪便可以随时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生产沼气,照明、做饭,既省电、又省柴。目前,后山后村238户,已有63户建起了沼气池,其中畜牧养殖户就有51户。
为了促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减少养殖污染,灵山镇结合畜牧养殖场“退村进区”工程的实施,以建设生态绿色畜牧业为目标,以规模养殖场和庭院养殖户为重点,大力实施沼气池建设,积极探索畜禽粪便—沼气-清洁能源入户-沼渣施肥的生态循环模式。一方面使畜禽粪便得以有效利用,减少或防止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利用沼气渣、沼气液、发酵粪便等天然有机肥料辐射,带动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粮食。多种措施促进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效果。
为推动畜牧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实施,灵山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按照每户2000元的比例对建设沼气的农户进行补助,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极大调动了畜牧养殖户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目前,灵山镇已有300多个畜牧养殖场建起了沼气池,占养殖场总数的33%。
绿色养猪效益高
段泊岚镇毛家岭四村农民刘元晓在承包的20亩果园里建起了规模化养猪场,近年来年平均出栏生猪都在200头以上,而且每年产生的猪粪全部施到果园中,既改良了土壤,培植了地力,增加了果树产量,又节省了化肥支出。同时,因养猪场建在果园中,对生猪起到了独特的防疫效果,减少了防疫及兽药的费用支出,提高了生猪的出栏率,形成了畜牧养殖与林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7年以来,刘元晓办的养猪场共出栏育肥猪593头,仅养猪一项就获纯收入36.1万元。刘元晓所在的生猪养殖小区里,养猪户刘元晓、毛成军、李红刚的3个养猪场2007年以来共出栏生猪1821头,获养猪纯收入103.7万元,平均每头猪纯收入569元。
“品牌畜牧业”唱主角
4月份,坐落于即墨市王村镇的生猪生产龙头企业——青岛恒生源食品有限公司顺利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猪肉)》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生猪养殖)》的双认证,这标志着即墨市“品牌畜牧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即墨市紧紧围绕“畜禽良种化,畜产品品牌化”的畜牧业发展整体工作思路,通过畜牧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带动,积极发展绿色畜牧养殖基地,“品牌畜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生产的“田瑞”牌鲜鸡蛋,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青岛市名牌农产品”,公司蛋鸡场被青岛奥帆委认定为2008奥帆赛食品备案养殖基地。青岛丰裕养殖有限公司、青岛蓝天伊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凯平食品有限公司即墨分公司均于今年完成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认证申报、核查工作,并于今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无公害畜产品基地。
到目前,即墨市已建成了青岛泰丰绿色肉鸡生产示范基地、新希望集团绿色牛奶生产示范基地、青岛蓝天伊势绿色蛋鸡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青岛恒生源绿色生猪生产示范基地、山东信康绿色肉羊生产示范基地五大绿色畜禽生产基地,培育了“恒生源生猪”、“恒生源放心肉”、“青牧牌鸡蛋”、“六和牌奶牛”、“伊势牌鸡蛋”等一批畜禽及其产品品牌,形成了即墨市的良种资源优势和高档畜产品优势,畜禽良种的推广比例在即墨市已达到了95%以上,“品牌畜牧业”在即墨市唱起了主角。(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展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