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河南正阳优质生猪唱红产业大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19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4
炎炎盛夏,在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河南省正阳县,暑热未能阻挡一辆辆满载“正良”牌生猪的运输车源源南下,每天5000余头的对外供给,让这个名副其实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显得格外繁忙。
    沿海地区居民肉食口味挑剔,正阳生猪何以抢滩东南市场?


    县长李新中介绍说:“正阳生猪品质优良,瘦肉率高,肉味鲜美,其生产过程以独有的绿色、生态、环保而名扬中原,至今正阳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优良生猪大县榜首。以养猪为龙头的现代畜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提速最快、市场最大、最具活力、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

    正阳是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13万吨的猪肉产量位居全国第75位,2007年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54万头和196万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一半,而养猪业产值则占到整个畜牧业比重的85%,农民年收入的四成来自养猪业。

    作为全省畜牧强县、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正阳县境内共有国家级、省级种猪场8个。这里还是全国瘦肉型生猪生产配套技术诞生地。“诸美”牌种猪成为河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三元杂交模式已推广使用30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正阳就被省政府定为供港活猪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养猪业蓬勃发展。

    进入新世纪,正阳生猪生产步入了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轨道。全县发布实施了优良生猪规模饲养技术规程,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生猪良种率达到100%。正阳县养猪行业协会荟萃各路精英1000多人,为全县养猪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以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生猪市场。

    按照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养殖、进入养殖小区、进入市场循环的“三退三进”思路,正阳生猪规模养殖达到饲养量的6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860个,规模养殖小区71个,全县大型无公害生产企业达到15家。县养猪行业协会为全县生猪集体注册“正良”商标,打破了养猪户各自营销的传统习俗。

    县、乡、村建起三级动物防疫体系、防疫冷库和疫病防控信息平台,每村配备1-2名合格动物防疫员,重大疫病免疫率、耳标佩戴率均达100%。王勿桥乡黄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峰,带头建起万头现代化养猪场,联合全村养猪户成立了“农民养猪合作社”,良种供应、饲料供应、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和产品销售实现了“五统一”,产品供不应求。

    县委书记赵兴华说:“正阳商品生猪90%外调,自用率仅为10%左右,多年来为国家肉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如何将生猪养殖大县尽快转化为生猪加工强县,以此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县域特色经济实现新跨越,也是摆在正阳人面前的一项重任。”

    围绕内连农户、外接市场、网络销售、增加收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正阳通过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壮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队伍,拉动养猪业快速发展,先后建起鲜润食品、华强肉联等规范定点屠宰企业22家。生猪大县无大型生猪加工企业的“软肋之痛”即将成为过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