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三大痼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0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2
今年,在生猪养殖方面出现了十分少见的现象,养殖利润不断升高,而生猪养殖的存栏量都在下降,农村从事养殖的散养户不断在减少。按市场的一般情况来讲,当前生猪养殖利润已达到了每头猪300~500元,应该对养殖具备了较大的利益刺激作用,然而,这种利益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养殖户的积极性,没有出现大量的养殖从业人员和养殖企业涌入,这样的局面的形成,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这是由养猪产业本身所固有的三大缺陷决定和限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猪产业模式落后,亟需产业化改革。
虽然养猪产业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产业,但是在我国至今没有进入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解决农业人口基本生计的农副产业看待的,大量的农村散养经济,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散乱发展格局,作为银行和社会资本无法进行格局化、工业化、标准化的运作,由于资金缺乏,客观上只能进行低投入、低层次的运作模式,造成了整个养猪业的退化趋势。
  第二,对行业缺乏监管力度、政策落实难度大。
  作为较为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养猪业,存在着分散性大、生产增值性弱、生产过程随意性大的弱点,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和支持难度很大。长期以来,国家畜牧部门,对养猪产业的各项政策方面的支持,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不大,但是,当前养猪产业的现状,往往不能把国家各项支持政策转化为对这个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如果这个产业自身不能具备强大的造血功能,单靠输血,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产业的退化。
  第三,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远远滞后。 养猪业者,特别是那些农村散养户,一般都很难配备专业化的人员,而且,近年来,养猪业还出现了从业人员老龄化的倾向,专业化素质退化严重。另外,即使是专业化的养殖场,由于生产投入和生产效益的局限,专业化人员配置也严重不足。由于技术资源和专业人员的配置严重失衡,导致了养猪业发展的弱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