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即墨市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列入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将该项工作列入政府政务督察考核内容,建立了覆盖全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网络。
一是健全市级。即墨市成立了食品药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分协调部、督查部和信息部。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财贸办等7个单位抽调执法人员,实行统一集中办公。
二是建立镇级。在全市23个镇(街道办事处)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监管办公室各配备1名专职监管员,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员、信息员等在编人员中择优选调,在青岛市率先设立了镇级专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三是覆盖村级。在全市1033个村庄设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三网”建设。在加强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监管中,创新对畜牧投入品的监管模式,健全了畜牧投入品的监管网络,实行了兽用生物制品统供中心,镇下设统供点23处,全市13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实行“两图一卡”监管制度,加大对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三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对全市每个畜禽饲养场进行登记造册,划分区域,由动物卫生检疫人员牵头,村级防疫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周至少巡回检查一次。重点监管畜禽类调入、调出及饲养、用药、用料、免疫、消毒、死淘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在监管中做到“三严”,即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严防违禁药物、假劣兽药及不合格饲料等有害物质在饲养中使用,严防不经实验室采样检测和产地检疫出售所饲养的畜禽,确保监管质量和效果。形成了对兽药饲料的动态管理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放心肉”、“放心奶”和“放心蛋”工程的顺利实施。(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展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