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公布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原条例中,生猪屠宰环节全过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疫病防控制度不健全,针对这部分内容,在修订后的条例中,将通过加强生猪屠宰管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生猪屠宰是连接养殖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条例》此次修订,明确规定,生猪屠宰厂(场)对其生产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突出全过程管理要求。这其中包括建立生猪进厂(场)查验、记录制度、加强屠宰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马有祥:要求生猪屠宰厂(场)依法查验生猪检疫证明等信息,如实记录生猪的来源、数量、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生猪来源可追溯,肉品品质检验应当与生猪屠宰同步进行,建立生猪产品出厂(场)记录制度,确保生猪产品去向可查。
据介绍,《条例》还将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上升为法律制度,这是降低疫病传播风险、提升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全国生猪屠宰企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施行新的管理制度,将有利于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 杨振海:现在屠宰环节的费用占猪肉价格成本构成比例非常低,一头活猪现在的市场价格2000元左右,加工费用不太等,有的40元,有的80元,占比是很低的,屠宰行业提档升级有利于降低屠宰成本,对猪肉价格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