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本土猪面临绝种危机 以非洲猪瘟为契机 发起本土猪种保卫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30  来源:搜猪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425
核心提示:2018年非洲猪瘟的蔓延,给我国养猪产业带来了惨痛的代价,由于大量生猪被捕杀,市场上的生猪供应一时“洛阳纸贵”。酷爱吃猪肉的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猪肉价格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每天吃的猪肉都是外来种,本土猪血缘的占比不到10%,而在1994年之前,我国进口猪的占比不到10%。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大?本土猪种的保卫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非洲猪瘟给了我们最好的契机。本土猪面临绝种危机猪在中国,是和民众生活亲密接触的动物,彼此的连接有多紧密?从一个字就透露出端倪,中国人写一个

2018年非洲猪瘟的蔓延,给我国养猪产业带来了惨痛的代价,由于大量生猪被捕杀,市场上的生猪供应一时“洛阳纸贵”。酷爱吃猪肉的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了猪肉价格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每天吃的猪肉都是外来种,本土猪血缘的占比不到10%,而在1994年之前,我国进口猪的占比不到10%。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大?本土猪种的保卫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非洲猪瘟给了我们最好的契机。

本土猪面临绝种危机

猪在中国,是和民众生活亲密接触的动物,彼此的连接有多紧密?从一个字就透露出端倪,中国人写一个“家”字,上面的宝盖头,其实是一个屋顶,下面是一头猪,是说你要成立一个家,必须养猪,不然不成家。可以看出猪在当时有多珍贵,在早期,其实家家都要养一两头猪,当成一个很重要的农业储备。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虽然我国养猪产业已经有所发展,但仍然以家庭养殖为主,那时候养猪对营养没有什么要求,猪的食物也以家庭泔水为主,传统土猪长得都比较胖,瘦肉很少,所以瘦肉非常好吃,但生长速度也比较缓慢、而且换育率低。

我国养猪产业的巨变,最大的关键,是育种模式的改变,这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当时经济腾飞,人人都赚到钱了,人们开始关注健康,偏爱吃瘦肉猪,猪场就一再改良猪种,育种模式的改变,至今影响深远。

换句话说,我们中国人今天吃的猪肉,无论是口感还是口味,都是从那个时候有了巨幅的改变,也就是三品种的饲养模式。这个模式一直固定到现在,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吃三品种的猪,三品种的缩写是LYD,也就是三种猪的混血儿,L指的是兰瑞斯,特点是母性强,很会生而且母乳充足;Y是约克夏品种,长得快;最后是D,杜洛克,肉质好。

此育种模式是先以兰瑞斯和约克夏猪杂交后生下的母猪,再与杜洛克公猪进行配种,所生下的仔猪作为供应猪肉市场的肉猪,这样的育种方式可产生相当好的杂交优势,生长性能好、瘦肉率高、生产过程时间短,6个月就可以达到120公斤左右的上市体重,因此效率也极高高。

在市场的驱动下,土猪肉的市场被外来种猪逐渐占领,能肯定的是,目前国内的商品猪,本土猪种的占有量不到10%。据有关统计,当前11个本土猪品种已经消失,其余的如浙江的金华猪、广西的陆川猪、以及藏猪、香猪等,都成为了保种的品种,本土猪种面临绝种危机。

为何要保护本土猪种?

养猪人都知道猪种的重要性,现实是当前我国种猪主要依赖进口,这像极了我们的芯片产业,总有一天也会面临“卡脖子”的局面。

越是不自己培育品种,就得依赖进口,而引进一头种猪平均需要花费3万元左右,因此,引种代价昂贵;

越是不自己培育品种,本土猪的品种就会越来越少,本土猪绝种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越是不自己培育品种,我们种猪培育技术就没有强大的那一天,就会陷入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

越是不自己培育品种,就会形成品种单一,抵抗风险能力下降的风险,遇到重大疾病时就会被“一锅端”,非洲猪瘟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

同时,也存在会因贸易战等因素断供的可能,因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要获得一个物种的种原需获得物种拥有国的同意。一旦出现断供,没了源头,何谈产业?

要想养猪不被“卡脖子”,唯一的出路就是提升自由种猪的自给率,猪种都没了,何谈自给率?所以,保护本土种猪迫在眉睫。

非洲猪瘟给了我们本土猪种崛起的最好契机

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大量生猪被捕杀,这也直接导致接下来2年多时间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威胁国人的餐桌安全,毕竟猪肉消费占国人肉类消费量的65%左右。

而非洲猪瘟发生之快,和品种、环境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遗传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公式,就是P = G+E,P是指性能,G是指遗传,E则是指环境或外在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个体的性能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要想不被非洲猪瘟困扰,我们就必须注重本土猪的培育,保持品种多元化。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进口猪替代本土猪,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但其实不然,如果不考虑生产成本,土猪肉的肉质要好于进口猪种的猪肉,这是因为土猪肉的种源是我们先祖根据中国人的喜好,长期选拔留下来的结果,对当地环境有天然的优越性。

可喜的是,国家也已经认识到了本土种猪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国家级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55个,保护区7个,国家家畜基因库1个,各地建设省级地方猪保护区、库80多个。

相信只要我们加大科研投入,用我们自己的种猪,培育出既能适应国人口感,又能符合市场发展的种猪来,未来也一定能摆脱种猪“卡脖子”的困扰。

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消费本土猪肉与相关产品,就是对保护本土猪种最好的支持。也希望有一天,我们自己的碗里,都是本土猪种的猪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