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相关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21年2月底,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到常态化水平的95%左右。在上一次公布时,这一数据是92.1%。当时是2020年12月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生猪的存栏和出栏量又迅速增加了三个百分点。到2月底,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已经超过4亿头。在生猪供应增多的同时,猪价也开始持续下跌。在1月15日猪价冲击30元大关未果之后,就一路开始回落,期间虽然多次回探到28元,但总体向下趋势不改。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也连续7周下跌,距离一月最高峰下跌了接近8元。那么猪价真的会一跌不起吗?养殖户还能够继续扩大规模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在猪价进入到下降通道,并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是没有太大争议的事情。因为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和目前市场消费需求的平淡,导致屠宰企业拥有了较强的定价权,可以压价,让猪价持续保持在较低的位置。
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今年的生猪产能将有可能在6月底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而是整个上半年都是老百姓猪肉消费的平淡期。供给继续增多,消费继续疲软,双方作用之下就会导致猪价继续在低位运行。
当然,禁止生猪非法外省调运,可能会对猪价有一定的积极刺激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显得比较微乎其微,毕竟从生猪调运转变到猪肉调运,对养殖户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消息。
当然,现阶段猪价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在低位,有可能跌破10元一斤。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养猪仍然有潜力可挖。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年消费量5,000万吨的猪肉消费大国,不管猪价涨到多高,猪肉的消费并没有太多减少。一旦猪价走低,猪肉消费就会增大。而历史性的周期规律告诉我们,猪价上涨到波峰调整再进入下跌通道,然后再经过酝酿继续上涨。所以即使现阶段猪价可能并没有太多的养殖利润,当未来3五年内,养猪的发展前景仍然巨大。
未来的生猪养殖产业,将更多的以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式发展。对中小养殖户和散户来说,可能未来的风险将会更大,养殖的利润可能减少,不少中小养殖户都会逐步地退出。更多的规模庞大的养殖场,以雄厚的资金,更多的人力储备和管理经验,来将规模效应扩大化,从而获得养猪场的绝对垄断地位。
关于这一点,其实大家要有信心。中国的生猪养殖产业虽然不断地经历各种涨跌波折,但是毕竟消费量在这里,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群众消费习惯之下,猪肉的饮食结构很难改变,因此未来很长时间猪肉都是我国人民的最主要肉制品,需求量还会持续上涨。
所以从我看来中长期来说,生猪养殖行业仍然大有作为。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