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5.12地震灾害对国内生猪产业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0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1
四川是我国第一产猪大省,猪肉产量超过全国产量的10%,最多时四川每年外调肥猪2000万头左右,约占全国省际间调拨的1/3。2007年,四川省生猪出栏9911万头,猪肉产量740.6万吨,年末存栏生猪628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597.95万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四川省的生猪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初步统计,德阳、绵阳、成都、阿坝、广元、雅安6个重灾市(州)生猪损失365.75万头,约占全省存栏的5.82%;能繁母猪损失18.45万头,占全省3.09%。因能繁母猪损失,预计今年将直接减少商品仔猪184.5万头,全年生猪损失将达550万头,约占去年出栏数的5.55%;猪肉产量减少38.5万吨,约占全省去年肉类总产的5.20%。预计地震最终给四川生猪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四川生猪存栏5-10%左右。

  地震灾害给存栏生猪的养殖带来一定困难。地震灾害造成交通中断,豆粕和鱼粉等饲料原料无法调入。灾区内很多饲料淋湿霉变,水质严重污染,生猪养殖面临缺粮少水,同时还伴有瘟疫传播的威胁。加之磷酸盐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重灾区,因灾停产,饲料原料的紧缺势必影响四川饲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灾区畜牧业的生产恢复。

  最后,从地震对生猪调运的影响来看,国内生猪供需严重失衡。据了解,四川地区的生猪更多流向浙江、广东、福建等南方市场,而且主要依靠公路交通。一旦川渝地区受灾减产或运输受阻,国内猪肉价格,尤其是南方市场将会因为调运困难而不断走高。

  受地震影响,预计四川省全年生猪出栏在9000万头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1000万头,减10.09%;猪肉总产670万吨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70万吨,减9.45%。

  地震灾害后,灾区百废待兴。由于灾区养殖户蒙受了严重经济损失,加之马上就是疫病高发期,预计养殖户无力很快补栏母猪,有的散养户甚者可能退出养猪业。母猪存栏增长缓慢,猪源问题可能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解决,生猪高价至少还将持续1年。但如果政府出台支持灾区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给与资金与政策扶持,四川生猪产业将会得到较快的恢复,更可借此机会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使四川生猪产业如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发展得更好、更快!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