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成为养猪企业抵御风险、实现产能变现和提升行业地位的关键一年。
投资行业曾经的一句戏言“站上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成为了2019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真实写照。
受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延续及相关市场供需变化影响,过去一年中国猪企们经历了从大范围亏损、扭亏为盈到与上年同期实现数倍增长的局面,丰厚的利润,带动了上市猪企为代表的一众生猪养殖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养猪扩产动作。
不同的养殖模式各有利弊和风险,在国家一系列猪肉保障供应和促进生猪产能恢复政策下,2020年将成为养猪企业抵御疫情风险、实现产能变现和提升行业地位的关键一年。
牧原股份市值领跑 行业梯度间隔拉开明显
根据万得数据显示,2019年A股29家猪肉概念股总市值累计增长了约3783.48亿元,其中牧原股份总市值增长约1320.04亿元居首位。在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富豪榜中,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家族,凭借1173.8亿元身家成为大食品行业首富,也是唯一排名进入前十的食品类企业家,超过了很多房地产企业家。
截至2020年1月2日,牧原股份以1985亿元总市值领跑A股养猪概念板块,温氏股份、双汇发展、新希望、正邦科技紧随其后,总市值分别达到1823亿元、1005亿元、879亿元、408亿元。数据的直观对比可见,市值排名前十的养猪概念股之间梯度拉开得非常明显,早先“温牧正天”的头部四大天王格局已经重新洗牌,新希望成为新晋头部养猪大户,天邦股份则以154亿元的总市值与前几家企业拉开了较大距离。
从盈利情况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29家上市猪企中,22家净利实现同比增长,仅有2家亏损。与2018年14家净利同比下滑、4家陷入亏损的状况已经大不同。其中温氏股份(营收482.89亿元,净利润60.85亿元)领跑行业,双汇发展(营收419.94亿元,净利润39.43亿元)紧随其后,新希望(营收569.17亿元,净利润30.72亿元)、牧原股份(营收117.33亿元,净利润13.87亿元)、正邦科技(营收175.6亿元,净利润5025.3万元)。
虽然猪肉价格从11月开始逐步下滑,但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2020年将是绝大部分养猪上市公司养猪利润水平有史以来最高的年份。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预计,2020年自繁自养模式下生猪单头利润较2019年有八九成的可能性至少会增长50%以上,单头利润翻倍增长的可能性也在五成以上。
行业扩产高峰 机遇风险并存
数据显示,2019年A股29家生猪行业上市公司一共新增了562家参控股企业,其中大部分参控股企业是为完善生猪养殖的产业链设立,绝大部分养猪上市公司去年都响应国家恢复生猪产能的要求,掀起了投资、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的热潮。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温氏股份去年在扩大生猪养殖方面的(增资、参控股)投入已近40亿元;牧原股份(参控股、建设新养殖项目)方面宣布的资金投入则超过120亿元;新希望(发债、并购、建设养新养殖项目等)方面宣布的投资更高,总计已超过200亿元;连原本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康达尔都抛出了约130亿元的养猪投资计划。
与此同时,一些上市猪企面临着高负债率的扩张风险。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29家A股养猪企业中,康达尔、傲农生物等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70%,康达尔资产负债率达76.39%。
非洲猪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对大量中小规模养殖户和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不少被迫退出行业。与此同时形成的行业空白和缺口,给了规模化的养猪企业特别是头部上市公司市场扩张机会,虽然疫情带来的复养风险依然存在,但拥有充足资金链的企业就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冯永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过一年的扩张和争夺,未来留给养猪企业试错的空间已经不大,特别是对单一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和专业养育肥猪模式的企业来说,高负债扩张养殖的风险尤其大。
目前中国养猪行业最常见的模式包括自繁自养、公司+农户、专业养育肥猪三种,其中自繁自养模式是恢复能力最快、抗风险能力最强的,但同时作为养殖的重资产模式,对资金、管理方面的考验也最大;公司+农户的运营方式则相对轻一些,在疫情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快速扩张;专业养育肥猪的模式则覆盖了大部分中小养殖户,属于养殖风险最高的一类。
“养猪行业的持续性投入太大,上市龙头猪企里,目前完全采用自繁自养模式发展到千万头养殖规模的只有牧原股份,其他采用自繁自养模式的上市猪企如罗牛山等,养殖规模都还在百万头级别。”冯永辉称,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头部企业都是结合了多种养殖模式,而专业养育肥猪的企业里目前还没有上市公司。
从近期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及随后提出的加大对中小养殖场户的帮扶带动等一系列政策来看,在上一轮防控疫情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生物防控经验的头部养殖大公司,2020年将成为技术、管理上帮扶带动中小养殖场户和整合行业提升集中度的主要力量。
生猪出栏量先抑后扬 二、三季度将迎来出栏高峰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涨4%,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双增。
随着政府出台多项措施调控猪肉价格,对生猪繁育养殖环节实施了加大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和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力度等措施,下半年以来,占据生猪养殖市场70%的中小养殖户复产成功率在逐步提升。
大部分上市猪企一方面在大力恢复产能并加速扩产的同时,三季度以来这些公司均加大了留种力度,尤其是龙头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巩固和发展种猪资源,为接下来更稳定的增长、更激烈的竞争打基础。而多家上市公司实施的“养大猪”策略推迟了生猪出栏时间,加上受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导致了大部分企业2019年实际出栏量与早前的预期将存在较大差距。
温氏股份2019年多次下调了生猪出栏目标,9月份给出的年度预计出栏量是2000万头以上(早前的目标是2700万头),该公司9月种猪存栏也回升至140万头左右。牧原股份去年1~11月累计销量为942.6万头,预计全年出栏量区间为1000~1100万头(早前的目标是1300~1500万头),能繁母猪数量去年底预计可达到130万头以上,意味着其今年的出生仔猪数量将达3000万头以上。正邦科技全年生猪出栏量目标从早前的650~800万头下调至550~600万头,预计2019年底母猪存栏能达到120万头左右,其中能繁母猪约50万头,后备母猪约70万头。
新希望此前称完成2019年350万头的目标完全没有问题,可完成年底30万头种种猪存栏的保底目标,其中约三分之二为能繁母猪,该公司或将成为唯一一个完成年度出栏目标的头部上市猪企。
冯永辉表示,2020年是生猪产业相关政策落实和非洲猪瘟疫情控制的关键一年,国家对生猪产能恢复非常重视并制定了明确的阶段目标,第一年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就非常关键,虽然产能恢复进展困难重重,但复产成功的比例在逐步提升,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对养猪企业来说,2020年也是上市猪企拉开距离非常关键的一年,2019年绝大部分企业都做了恢复、扩充产能的布局,最大可能地扩大种猪存栏量,就是为了今年能大规模地释放产能,生猪出栏量的高峰期预计会在今年的二、三季度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