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专家:建议重视小散户 不能忽视散户养殖对于我国猪肉产量的重要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搜猪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46
核心提示: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艳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月30日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包括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支持新建改扩建猪场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措施,对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她认为,11月份猪肉价格回落是政策调控、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等多方面因素所致,但是从最新数据看,12月初的猪肉价格又有小幅上涨。年底将至,节日密集来临,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猪肉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艳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月30日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17条政策措施,包括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支持新建改扩建猪场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措施,对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她认为,11月份猪肉价格回落是政策调控、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等多方面因素所致,但是从最新数据看,12月初的猪肉价格又有小幅上涨。年底将至,节日密集来临,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猪肉价格仍有季节性上涨空间,或将保持高位震荡调整态势。

未来要稳定猪肉价格,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刚认为,针对地方养猪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效果才能更明显。从2018年统计数据看出,我国养猪巨头20强的出栏量只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0%左右,预计经过今年的调整,以后占比会快速增加,但同时不能忽视散户养殖对于我国猪肉产量的重要作用。

王立刚提出,目前虽然对母猪和生猪存栏等数据有统计,但冻肉库存等监测数据相对欠缺,希望国家今后加强这些数据的监测并公开,有利于帮助生产者分析市场需求。

对此,陈艳丽有相同看法。她认为,政府要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饲料生产等情况的跟踪监测,强化信息发布,通报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走势,加强政策措施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

对于明年猪肉价格走势,陈艳丽表示,以往每年猪肉产量大概是5400万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下降了1000万吨左右,从整个供给来看,猪肉整体供需偏紧的局面仍然存在,缺口不小,恢复生猪生产仍迫在眉睫。

陈艳丽建议,一是随着寒冬到来,消费旺季来临,生猪调运增多,防疫是关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的防范防控和信息通报,稳定养殖端信心。二是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推广力度,生猪保险能够帮助养殖户应对突发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从长远看有利于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重视小散户,帮助中小养殖户加快恢复生猪生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