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外防控非洲猪瘟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56
核心提示:非洲猪瘟作为一类动物疫病,自从今年8月份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证实后,非瘟疫情便接连不断,到目前为止国内公开报道的已有36例,由于这些疫情发生地横跨南北两地,而且缺乏特异性的疫苗和药物,“非瘟”多样化的传染源和复杂的传播途径,尤其是难以完全消灭的软蜱更是让猪场压力倍增!实际上该病自1921年发生以后,非洲、欧洲陆续有很多国家都发生过非瘟疫情,这其中有很多国家成功实现清除,但也有国家(如:俄罗斯)和部分非洲国家至今深受其害,我们希望从他们对抗“非瘟”的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图1 非洲猪瘟在全球的发生情况

非洲猪瘟作为一类动物疫病,自从今年8月份在我国首次被发现证实后,非瘟疫情便接连不断,到目前为止国内公开报道的已有36例,由于这些疫情发生地横跨南北两地,而且缺乏特异性的疫苗和药物,“非瘟”多样化的传染源和复杂的传播途径,尤其是难以完全消灭的软蜱更是让猪场压力倍增!实际上该病自1921年发生以后,非洲、欧洲陆续有很多国家都发生过非瘟疫情,这其中有很多国家成功实现清除,但也有国家(如:俄罗斯)和部分非洲国家至今深受其害,我们希望从他们对抗“非瘟”的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图1 非洲猪瘟在全球的发生情况

我们先看两个成功清除非瘟的案例:西班牙和巴西。西班牙在1960年发生非瘟疫情后,很长一段时间(1960年-1984年)一直采取的是加强卫生管理和消灭阳性猪群,但未能根除该病。

主要原因在于:

►1. 非瘟在流行初期,猪群多表现为急性症状,临床症状与剖解病变较为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在流行一段时间之后,非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解病变发生较大变化,“非典型非瘟”开始增多,猪群中出现携带者和低死亡率情况(5%),单纯依靠症状、病变难以做出有效诊断,导致许多带毒猪只大量存在。

►2. 官方对生猪的移动控制不严格,缺乏协调管理生猪移动的统一机构。

►3.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不够。

图2 生猪的移动是非瘟传播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1985年西班牙开始调整策略,其关键点有以下几方面:

关键点:

►1. 对所有猪场实行血清学监测,并为此建立简单快速特异性的ELISA法和国家参考实验室。

►2. 对所有非瘟病毒携带者和感染猪只一律扑杀,并予以足额补偿,同时对周边猪群进行严格血清学检查。

►3. 提高猪场卫生和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病毒扩散。

►4. 对猪群的移动严格控制,交通工具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运输动物必须获得官方兽医证明,并标注出发地和卫生状况,在移动动物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目的地,屠宰场、育种场),根除计划的管理者都有管理控制动物的权利。屠宰场必须在屠宰之后仍然保持卫生证书至少1年,对于猪肉生产企业,制造商需保留自动物抵达到最终最终成品成型的整个过程所需的证明材料。

所有这些策略得到了生猪从业者的支持,因此在1995年成功实现根除非瘟。

图3 加强猪群血清学监测,鉴别非瘟携带者

 
关键词: 生猪 动物 猪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