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眼里,保育猪前期饲养与其他阶段的猪只区别就是饲料贵一些,环境温度高一些,剩下的就是正常饲养就行了。完美!老铁。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总说仔猪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这在一些的实验数据上的确可以体现的。如果把这种思路放在保育猪的饲养上,是不是也成立呢?比如保育初期猪只不同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是否会影响日后的出栏中和时间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断奶后第一周的采食量和日增重的不同,对后期的上市日龄影响较大。达到出栏体重的日龄越小,企业在栏位利用率和效益最大化都有大的受益。
那么是不是给上饲料和温度就可以达到这些优秀成绩了呢,绝对达不到。为什么呢?我仔细想一下,仔猪断奶时都经历了什么,你就会明白了。
在产房,仔猪有熟悉的母亲和兄弟,居住和饮食都有保障,每天过着快乐的日子。突然有一天被饲养员给抓走,和其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小伙伴放在一起运往保育舍,路上有远有近,近的还好说,远的还需要大家挤在一起,一路上惊恐万分,身体和精神上应激极大。到达新环境后,温度变了,地面变了,喝水的地方变了,最重要的是,食物也变了,不是之前温暖又好喝的母乳,还要和大家一起抢食。
天呐,怎么办!试想一下,如果是你,把你突然放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气候,饮食都发生了变化,我想大部分的小伙伴还是需要一段适应期才能适应下来。更何况是断奶仔猪,日龄还不大,经受着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大的应激了。如果没有我们的帮助,比如诱导饮水和刺激采食,他们就会用上好几天才能适应或熟悉。当然,什么也不做他们也不会饿死。但对于现在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所以我们今天所讲的早期规范,也就是在断奶初期,讲解如何去帮助仔猪,平稳的度过动荡时期,快速的适应保育舍环境,早日出栏!
断奶仔猪到底为什么娇气?
从图中显微镜下断奶仔猪的小肠切面可知,小肠表面有数以千计的指状突起,这些突起称作绒毛,可以增加小肠的吸收能力。在哺乳期间,它们不断浸润着含有免疫球蛋白IgA的母乳。IgA被吸收进人黏液,覆盖在绒毛表面,防止大肠杆菌和其他微生物附着到指状突起。若这些病原微生物无法附着,就不会引发疾病。分泌型IgA也有助于消灭细菌。但断奶后,仔猪肠道无法获得更多的IgA,IgA水平迅速下降,细菌会损伤绒毛,并导致其萎缩。肠绒毛萎缩会降低肠道的吸收能力及猪利用食物的能力。现实中就会看到很多猪只不爱采食,无精打采的。
绒毛细胞产生的酶同样减少。这些变化会导致食物的吸收不良和消化不良,并伴随或没有出现腹泻。肠绒毛通常会在断奶后5-7d 内由肠上皮细胞再生,肠上皮细胞增殖并向上移动,使肠绒毛恢复到正常的长度。肠绒毛的增殖和再生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温度和能量。如果仔猪的断奶环境温度低于下临界温度(lower crit ical temy verat ure,LCT ),绒毛再生的速度会下降,有些实例中甚至可能停止再生(这会导致断奶仔猪被毛长、生长停滞)。饲料采食量是维持绒毛健康平衡的关键部分。在断奶前,仔猪通常吸吮母乳作为液体饲料。虽然肠道菌群比成熟的猪相对简单,但是稳定。
仔猪在断奶之前过着有序的生话,与同窝仔猪定期吮吸并获得奶水,吃完后睡在温暖的教槽区。断奶会让这一切突然改变。断奶仔猪会发现自己和一群陌生的仔猪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可能只有固体饲料。心理创伤是不可避免的,对一些猪而言。心理创伤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其他因素,从而影响消化率,并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心理应激越小,结果越好。让所有仔猪在断奶当日吃到食物是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