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畜牧粪便“华丽变身” 减排增效节能环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9
核心提示:“老汪,先给你送2桶肥料,用完了明天再给你送。”6月22日,重庆梁平大观镇大兴村,一辆面包车正沿着公路挨家挨户的运送着黑乎乎的有机肥。闻声而至的大观镇大兴村八组村民汪崇建,满脸笑容的接过略有些脏的塑胶桶,将身后的2个空桶顺带送上了面包车,“行,明天你就别送过来了,我自己去你家取。”看着远去的面包车,汪崇建眼底深处带着一丝感激。“小刘每半个月都会给我免费送猪粪来,自家的地,用猪粪施肥,不仅省钱还更安全。”汪崇建说,他家有10亩地,种有玉米和蔬菜,用上“免费”的有机肥后,种一季玉米粗略估计可以为他每

“老汪,先给你送2桶肥料,用完了明天再给你送。”6月22日,重庆梁平大观镇大兴村,一辆面包车正沿着公路挨家挨户的运送着黑乎乎的有机肥。

闻声而至的大观镇大兴村八组村民汪崇建,满脸笑容的接过略有些脏的塑胶桶,将身后的2个空桶顺带送上了面包车,“行,明天你就别送过来了,我自己去你家取。”看着远去的面包车,汪崇建眼底深处带着一丝感激。

“小刘每半个月都会给我免费送猪粪来,自家的地,用猪粪施肥,不仅省钱还更安全。”汪崇建说,他家有10亩地,种有玉米和蔬菜,用上“免费”的有机肥后,种一季玉米粗略估计可以为他每亩节约近300元的肥料钱。

汪崇建口中的小刘就是村里的养猪大户刘兴杰,据刘兴杰介绍,她家的养猪场每年平均要养200余头生猪,每天要产700余斤猪粪,如何解决生猪粪便的排放也曾一度困扰她。

“从最初的建设,到随后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配套储粪场和污水储存池的建设,前前后后已花了10余万元。”刘兴杰说,不仅是她,大观镇如今所有养殖场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不论花多少钱,决不能污染环境。

解决了排放和收集问题,畜牧粪便的使用也为刘兴杰出了一个难题,“我家只有6亩地,平时种点自己吃的粮食和蔬菜,用不了这么多肥料,可也不能让这么多肥料一直堆着啊!”刘兴杰说,为了给自家猪粪谋个“销路”,她花8万元购置了一辆面包车,专程为公路沿线有需求的村民免费提供并运送猪粪,既解决了猪粪的滞存问题,又可以为村民节省一笔肥料钱。刘兴杰说:“如今长期使用我家猪粪做有机肥的村民有20余家,稍远的就我们送,近点的就自己来取,现在我们的猪粪是供不应求哟!”

刘兴杰变废为宝有效解决畜牧业环境问题的背后,有梁平区广大养殖户环保意识的改变,但更多的是该区大力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的成效显现。

据了解,近年来,梁平区对畜牧养殖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核心,重点推广畜牧业绿色发展通用技术。源头减量,即对生猪、山羊规模养殖场改水冲粪为干清粪,采用节水型饮水器或饮水分流装置,实行雨污分离、固液分离、高压冲洗、暗沟排污、回收污水循环清粪等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水产生量;过程控制,即要求规模养殖场建设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用堆肥发酵菌剂、粪水处理菌剂和臭气控制菌剂等,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末端利用,即生猪和山羊等规模化养殖场鼓励采用“种养结合”和“粪便垫料回用”等技术模式,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