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禁养区划定。指导各县(市、区)依法依规全面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明确拟划定禁养区范围的边界、拐点,制定不低于1:50000 的畜禽禁养区分布图以及划定范围的说明文字等。(2)落实网格化监管。建立畜禽养殖场(户)日检查、乡镇畜牧兽医站周巡查、县级农牧主管部门月抽查、市级农牧部门季暗访的四级网格化监管机制,并不定期开展污染治理“回头看”。(3)完善畜牧业规划。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指导各地编制或修订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宜牧则牧、宜草则草,结合资源优势和养殖基础,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畜牧业。(4)构建绿色循环机制。按照3-5头猪单位配备1亩消纳土地标准,积极推广“畜—沼—粮(菜、草、果、林)”等模式,并结合百万亩晚熟柑桔产业带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种养循环生态示范园区和绿色养殖示范基地。(5)强化技术支撑。分县(市、区)对乡镇分管农业领导、业务工作人员、规模种养业主、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培训,就当前普遍关心的畜禽粪肥安全性问题、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核算方法进行专题解答,澄清 “粪污还田会造成环境污染”等认识误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