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价格从“逢节就涨”到“逢节就跌”是大众消费观念再改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61
核心提示: 现在的养猪人基本都是养了上十年的老养猪人,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贡献给了猪猪事业,可以说猪离不开养猪人,养猪人也离不开猪了。大家生猪价格起伏也经过了多次,对于此次生猪价格下降,养猪人应该心里有数,有大跌才有大涨。 咱天天起早贪黑,晚上看小猪到凌晨,早上6点钟起床清粪、喂猪,如此循环一年又一年。每天充满希望得打开微信看看猪价,得到的却是稳中有跌的报道。 在以前,老的养猪人都知道每到节假日生猪价格都会上涨,也就是养猪人熟知的“逢节必涨”,可是最近这个规律不仅不准了,还变成了“逢节必跌”,农村养殖户知道这

现在的养猪人基本都是养了上十年的老养猪人,把自己大量的时间贡献给了猪猪事业,可以说猪离不开养猪人,养猪人也离不开猪了。大家生猪价格起伏也经过了多次,对于此次生猪价格下降,养猪人应该心里有数,有大跌才有大涨。

咱天天起早贪黑,晚上看小猪到凌晨,早上6点钟起床清粪、喂猪,如此循环一年又一年。每天充满希望得打开微信看看猪价,得到的却是稳中有跌的报道。

在以前,老的养猪人都知道每到节假日生猪价格都会上涨,也就是养猪人熟知的“逢节必涨”,可是最近这个规律不仅不准了,还变成了“逢节必跌”,农村养殖户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吗?

一、养殖主体发生了变化

在以前我国的养殖主体是农村散养户,大家都是养几头母猪甚至几头肥猪,而且市场上整体生猪供应并不充足,即使充足也未出现现在这样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而现在养殖主体已经从农村散养户慢慢向规模化猪场转移,,而规模化猪场基本不压栏,都是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出栏生猪。

二、消费者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

早些年,人们的消费水平并不高,尤其是日常对猪肉的消费偏低,在过节时都会通过猪肉改善伙食。可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猪肉餐餐可见,再加上一些绿色养生饮食的宣传推广,很多人转而食用牛羊肉,不再单一消费猪肉。

以前过节大家多会准备过节猪肉,过节时猪肉消费量大增,“逢节必涨”就很好理解。而现在由于日常对猪肉的消耗,再加上消费观念的改变,过节并不能拉动猪价的消费,那么“逢节必跌”也不难理解。

三、屠宰企业策略发生变化

在以前过节时猪肉消费会出现明显上涨,屠宰企业只能加大屠宰量提前备货,就拉动了生猪的销售,价格就会上涨。而现在过节猪肉消费增长并不明显,再加上受到进口猪肉、储备猪肉放储等因素的影响,过节并对生猪销售的拉动作用很低,那以后将很难再出现“逢节必涨”的情况。

基于“逢节必跌”的状态,猪价已经失去了必然的变化规律,养殖户乃至“专家”都很难摸清生猪价格变化规律,建议养殖户还是应理性压栏,适时出栏。

虽然很多人唱衰2018年整年的生猪价格,但是仍然有人选择现在购买仔猪寄希望于秋后的反弹,也有养殖户选择现在扩栏,寄希望于2年后的猪价,也有养殖户选择现在淘汰产能差的母猪,生猪价格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无论养殖户选择了哪条路,都希望大家可以顺利走下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