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科学家找到家鸡视觉退化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85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家鸡视觉退化的原因——大量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强化,促使这些基因在家鸡的视网膜中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该项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研究》杂志。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博士生王明山介绍,家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拥有很好的视力,而家鸡的眼睛对光刺激的敏锐性显著变弱。学界普遍认为,家鸡视力衰退是因为选择压力放松,即家鸡被驯养后,人类为其提供食物和较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对视觉的依赖性减弱,进而视觉渐渐衰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团队基于家鸡和红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家鸡视觉退化的原因——大量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作用强化,促使这些基因在家鸡的视网膜中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该项成果日前发表于《细胞研究》杂志。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博士生王明山介绍,家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拥有很好的视力,而家鸡的眼睛对光刺激的敏锐性显著变弱。学界普遍认为,家鸡视力衰退是因为选择压力放松,即家鸡被驯养后,人类为其提供食物和较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对视觉的依赖性减弱,进而视觉渐渐衰退。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张亚平院士团队基于家鸡和红原鸡的群体基因组数据,揭示了家鸡视觉退化的遗传机制。“研究中,我们意外发现了大量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在家鸡驯化过程中受到了达尔文正选择作用,而不是学界认为的选择压力放松。”王明山说。

科学家还对家鸡和红原鸡的脑组织和视网膜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大量与视觉通路相关的基因表达在家鸡和红原鸡中发生变化,特别是名为“VIT”的基因在家鸡视网膜中表达显著下调。为验证VIT基因在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中的作用,他们基于大量表达数据发现,在不同视觉刺激下,小鼠的VIT基因在其眼睛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变化。研究人员继而在斑马鱼中抑制VIT基因表达,发现斑马鱼视网膜成像和视觉功能均显著受损。

“我们推测,在驯化早期,视觉退化的鸡容易被人类抓住和驯养,更易于后期的饲养管理。这些视力差的家鸡一代代繁衍,导致了家鸡整体视力的退化。需要补充的是,人们对家鸡视觉的选择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王明山说。

 
关键词: 动物 饲养管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