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全国信息联播 » 正文

一季度咸安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07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68
核心提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第一年。咸安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咸安区区委、区政府对我区畜牧业生产提出的发展思路:“稳定家禽生产、适度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家畜”,合理布局,调整畜牧业养殖产业结构,2016年我区第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生产情况:大宗牲畜存栏3.2115万头,其中奶牛只有0.0815万头,其余为疫用牛和肉用牛,与去年同期的3.13万头相比净增0.2512万头,同比增长8.45%;出栏肉牛0.41万头,与去年同期的0.38万头相比净增0.03万头,同比增长7.9%;羊存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第一年。咸安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咸安区区委、区政府对我区畜牧业生产提出的发展思路:“稳定家禽生产、适度发展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牛、羊草食家畜”,合理布局,调整畜牧业养殖产业结构,2016年我区第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生产情况:

大宗牲畜存栏3.2115万头,其中奶牛只有0.0815万头,其余为疫用牛和肉用牛,与去年同期的3.13万头相比净增0.2512万头,同比增长8.45%;出栏肉牛0.41万头,与去年同期的0.38万头相比净增0.03万头,同比增长7.9%;羊存栏1.31万只,与去年同期的1.25万只相比增0.06万羽,同比增长4.8%;出栏羊0.51万只,与去年同期的0.49万只相比增0.02万只,同比增长4.1%;生猪存栏50.63万头,与去年同期的48.56万头相比增2.07万头,同比增长4.3%;生猪出栏19.71万头,与去年同期的18.64万头,净增1.07万头,同比增长5.74%;家禽存笼532.36万羽,与去年同期的517.83万羽增14.53万羽,同比增长2.81%,出笼家禽628.91万羽,与去年同期的613.54万羽增15.37万羽,同比增长2.51%;奶牛存栏量和产奶量有所下降。

目前全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生猪市场价格已进入炙手可热状态,今年一季度市场三个月生猪调毛平均价格为18.46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生猪调毛平均价格为11.7元/公斤,同比增长57.8%;今年一季度市场三个月平均零售价格五花肉29元/公斤,去年同期三个月五花肉平均价格为26.4元/公斤,同比增长9.8%;今年一季度三个月纯排骨平均价格为42.6元/公斤 ,去年同期三个月平均价格为34.4元/公斤,同比增长23.8%;今年一季度30斤重仔猪三个月平均价格为775元/头,去年同期三个月平均价格为30斤重仔猪334元/公斤;同比增长132%;今年牛羊肉保持在35元/公斤—38元/公斤(春节期间38元/公斤),去年同期牛羊肉价格与今年基本持平。肉鸡今年市场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生产现状:

2015年年底全区生猪养殖大户323户(指年设计养殖规模500头以上、含500头),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下71户;年出栏生猪500——999头的养殖131户;年出栏生猪1000——2999头的养殖户109户;年出栏生猪3000——9999头的养殖户7户;年出栏生猪10000——29999头的养殖户3户;年出栏生猪100000——300000头的养殖户2户。生猪养殖近三年多虽然在全国大部份地区出现大幅波动,但对咸安生猪发展没有产生影响。由于我区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许多企业开始涉足我区农产品建设,继温氏集团之后,武汉新金龙公司在我区高桥镇拟投1.2亿元,占地1100亩,前期已投入6000多万元,现存栏生猪20000多头,2015年年底已出栏生猪5000多头,该公司“十三五”期间预测生猪出栏20万头;2016年该公司预计出栏生猪5万头,加上温氏集团在咸安生猪是一个发展阶段,距离该公司规划的年出栏60万头差距还很大,发展生猪生产是两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这一轮生猪养殖价格波动在经过漫长的价格波动周期性后(低谷期),预示着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性(上涨期)已经开始,根据目前市场调查,许多散养户也开始大量填栏补栏,由于今年又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要一年,好多单位开始利用畜牧业发展优势,向扶贫户提供生猪或其它家畜种苗进行扶持,大型养殖场更是蓄势待发。

根据当前市场饲料价格,猪粮比价为9.2:1.1,而去年同期为5.9:1.2,去年(1—3月)养殖户每头生猪亏近300元/头,散养户相对损失要少一些,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一些青粗饲料,适当延长养殖周期,节约养殖成本,而大型养殖户即需要较高人工成本和大量资金对养殖场进行维护运转,损失相对要严重,今年养殖大户每头生猪与去年同期相比赢利480——520元/头,而散养利润还要多一些。

存在问题:

一、禁养、限养对畜禽养殖生产有一定抑制作用。由于近两年咸宁市为贯彻环保部和农业部、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规定,打造适宜人居绿色环境,创建和谐文明城市。我区地处咸宁市市中心,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结合我区畜禽养殖的具体情况,对我区畜禽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在城区、城郊结合部进行养殖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搬迁、禁养,并对靠近城区的几个乡、镇实行部份禁养、限养,对我区畜牧业发展会有一定影响。

二、长时间的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影响了生猪产能提升速度。近几年来,由于生猪市场价格低迷,许多大型养殖户只能靠压缩产能,淘汰母猪来维持猪场的正常运转,而一般小型养殖户只有关门倒闭或转产,虽然在一段时间对市场生猪供应有一定影响,这是“猪周期”自然的调节作用,但对大型养殖户今后加快自身向“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日溢恶化的矛盾。一边是有限土地资源要养活十三亿多中国人,一边是人们追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肉食性动物需求量也会大大增加;那么庞大市场的供给量又需要很多畜禽养殖户来支撑。尤期是近十几年,咸安畜牧业生产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畜禽养殖户不断增加,畜禽养殖量也不断成倍成倍增加,畜禽养殖给我区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传统畜牧业向新型养殖业转变过程漫长。生猪养殖在咸安一直是传统养殖业,肉鸡也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产物(原咸安人擅长养兼用型鸡,也称土鸡),要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模式,适应当今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水平方式,养殖转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加强引导,草食家畜的养殖周期较长,效益短期很难预见,因而政府部门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和帮扶力度。

五、传统养殖产业与当今转型养殖业知识更新难以衔接。以前我们咸安区畜牧业主要是生猪、家禽养殖,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草食家畜的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畜牧业服务人员对牛、羊养殖业知识了解肤浅,知识面狭窄,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原老一辈从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已基本退休,近两年虽从一些大专院校毕业招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基本安排在局直机关,但人员永远不够当今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在一线的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这对加快全区传统畜牧业转型难以迈开娇健的步伐。

措施与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生猪养殖的扶持力度。根据全国生猪产能最新情况统计,全国生猪(1—3月)存、出栏总量下降。要在较短时间内稳定生猪生产,满足市场供应,必须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或恢复取消了的生猪扶持政策,加快生猪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大环保设施建设投入。我们认为从四个一点着手:1、我局将继续加大向上级部门争取畜禽养殖环节资金的申报力度,对我区急需畜禽养殖改造的养殖场(户),资金完全倾斜;2、建议政府协调环保部门,利用他们向上争取环境整治建设资金的同时,部份资金投向畜禽养殖环保建设;3、区能源办继续加大畜禽养殖沼气池建设力度,加大补贴资金;4、区财政应拿出一部份资金加大畜禽养殖环境设施建设。

三、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力量建设和培训力度。一方面招收部分大专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乡镇畜牧兽医工作,要像教育部门招收乡镇教师一样,给予他(她)应有的待遇,做到招得进来,留得住他(她)们,逐步完善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畜牧业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气候等其它原因,对畜禽的疫病发生时间以及细菌、病毒的变异带来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因而乡镇畜牧兽医需要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让他(她)把所学到知识充分运用到畜牧生产、畜禽疫病防治上面去;然后对全体畜牧人员进行知识全面培训,尤其要加大对全区乡、镇一线在职畜牧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区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加以扶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