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蹄趾间皮肤增殖,又叫趾间增殖性皮炎,是蹄趾皮肤慢性增殖性疾病。
1.病因
本病多发生的2~4胎的奶牛,7胎后发病较少。后蹄比前蹄多发。根据对增生物组织学观察,真皮和表皮都同时增厚,但皮肤之间脂肪和结缔组织都正常,组织变化到一定程度就停止,故认为组织的过度增生与遗传有关。
趾间皮肤增生的重要条件包括:蹄趾的过度开张,引起趾间过度伸展与紧张;圈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污秽、泥泞,粪便不能及时清除;微量元素锌、镁、钼的缺乏或比例失调等。
2.症状
症状初期,趾间隙背部皮肤发红、肿胀,有一小的舌状突起,这时还不跛行。随着病程的发展,增生物不断增大有些病牛组织增生完全填满趾间隙,甚至达到地面,压迫蹄部而使两趾分开,外观呈持久性跛行。
增生物由于受压迫坏死,或受外力损伤,表面破溃,经坏死杆菌、霉菌感染,可见破溃面上有渗出物流出,具有恶臭味,或成干痂覆盖于破溃面。有的形成疣样乳头状增生,由于真皮暴露,当受到挤压及外力作用时,疼痛异常,跛行更加严重。
本病与腐蹄病的区别是:病变在局部肿胀范围小;深部组织未见坏死和化脓所形成的窦道;常并发趾间纤维瘤。
3.治疗
用PP(高锰酸钾)粉、硫酸铜对增殖物进行腐蚀,烧烙;采取手术疗法,先洗刷擦拭蹄部,去除所有污物,然后用0.1%的新洁灭尔泡蹄,可用“846”全身镇静药,增殖物基部可注射普鲁卡因20ml麻醉,10分钟后产生药效,进行手术。
手术前在手术上方(球节)打止血带,用绷带沾水分别拴在两趾尖上向两侧拽开,使增殖物充分暴露出来用钳夹住增生物,沿其基部做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结缔组织直到脂肪显露为止。
术后用止血带止血,40分钟后解除止血带,用土霉素粉或冰片撒布伤口。创缘用丝线做2~3针结节缝合,外涂松馏油,最后在两趾间钻孔用铁丝连接,防止趾间过度伸展。最后用绷带包扎,隔3~4天换药绷带1次,打蹄绷带时在趾间隙不要打的太多,把药粉敷住就行。2周后拆除绷带。
冰片散配方:冰片20克,大黄末100克(研碎),碘仿30克(研碎),呋喃西林20克(或10克)。正常情况隔三天换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