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防治羊副结核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11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87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间歇性腹泻、进行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

[病原]

病原为副结核分枝杆菌。该菌对外界环境及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污染的牧场、圈舍中可存活数月,对热及紫外线敏感,75%酒精和10%漂白粉能很快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

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肠道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幼龄羊的易感性较大,大多在幼龄时感染,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到成年时才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饲料中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时,容易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症状]

病羊体重逐渐减轻,间断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稀粥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发病数月后,病羊消瘦、衰弱、脱毛、卧地,患病末期可并发肺炎,多数可死亡。

[病变]

剖检尸体常见极度消瘦,病变局限于消化道,回肠、盲肠和结肠的肠黏膜整个增厚或局部增厚,形成皱褶,像大脑皮质的回纹,肠系膜淋巴结坚硬,色苍白,肿大呈索状。

注意!

该病应与胃肠道寄生虫病、营养不良、沙门氏菌病等相鉴别。寄生虫病在粪便中常发现大量虫卵,剖检时在胃肠道里有大量的寄生虫,肠黏膜没有副结核病的病理变化。营养不良多见于冬春枯草季节,病羊消瘦、衰弱;在早春抢青阶段,也会发生腹泻,但肠黏膜没有副结核病的皱褶变化。沙门氏菌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粪便中能分离出致病性沙门氏菌。

[防治]

发病后的防治措施包括:病羊群用变态反应每年检疫4次,对出现临床症状或变态反应阳性的病羊,及时淘汰;感染严重、经济价值低的一般生产群应立即整群淘汰;对圈栏彻底消毒,空闲1年后再引入健康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