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四川省乐山一鸡场疑似附红细胞体病的病鸡群进行了诊断。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观察、实验室确诊为鸡附红细胞体病。经用土霉素或四环素防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病;实验室诊断;治疗方法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附红细胞体病最早于1928 年首先在啮齿动物上发现,以前认为其病原应归类于血液寄生虫(原虫) ,后来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立克次体。近几年来通过16S RNA分析,认为其应属于支原体类。我国于1981年首次报道了兔的附红细胞体病,1982年附红细胞体病已扩大至13个省,2000年以来,据报道此病迅速蔓延至20个省市以上,但四川省内报道较少,鸡的病例报道尤其少,文章将诊断的一起鸡附红细胞体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 流行情况
2006年7月下旬,四川省乐山一鸡场的蛋鸡在产蛋接近高峰时出现产蛋量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大,最高从89%下降到20%,发病鸡的日龄从150日龄到180日龄不等。从发病到产蛋恢复大约需要10 d~15 d,但刚开产鸡群大约经过了20 d产蛋量才开始回升。在发病期间,鸡的采食量也有下降,每天的采食量从105 g/只下降到65 g/只。整个发病期间鸡群的病死率达到1%,给鸡场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2 发病症状
主要表现为鸡群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鸡冠有的红紫,有的苍白;后期发冷,排灰绿色稀粪,少数严重者拉黄绿色稀粪,偶有神经症状(抽颈)。白天偶尔可听见怪叫声,晚上尤为明显,似青蛙叫声。出现神经症状后很快死亡。
3 剖检变化
主要表现为肝脏、脾脏肿大;坏死性肝炎、肝周炎和心包炎;肺水肿并有出血点;胆汁浓稠;卵泡萎缩坏死、出血,严重者卵泡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充血,内有干酪样物。嗉囊黏膜坏死脱落,喉头部黏膜和气管黏膜有出血点,肠黏膜充血出血,溃疡性肠炎。腺胃外脂肪、心冠脂肪、胸骨内膜和腹部脂肪等都有大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血液稀薄并凝固不良,严重的呈粉红色。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检查
无菌取病鸡心、肝和脾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到细菌。将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48 h,未见有菌落生长。
4.2 血液检查
4.2.1 鲜血压片镜检 取病鸡心血1滴,滴加在载玻片上,加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然后用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消毒后将其混匀,再盖上盖玻片,光学显微镜下(油镜暗视野)观察,可见红细胞表面有大量的黄褐色寄生虫体,有单个寄生也有成链状寄生,游离的虫体较少,加生理盐水后,虫体可作伸展、收缩和转体等动作,有虫体附着的红细胞上下震动或左右运动,红细胞呈现锯齿状、齿轮状和星芒状等不规则形状,也有部分红细胞萎缩。
4.2.2 染色镜检 将获得的心血做两份涂片,其中一份用甲醇固定2 min~3 min,用姬姆萨染色液染色30 min,然后镜检,油镜观察发现虫体呈紫红色;另外一份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瑞氏染液染色3 min~4 min,然后加等量的PBS液再染色4 min左右,最后用流水冲片,镜检,发现红细胞为淡红色,虫体为淡蓝色。
4.3 动物回归试验
取病鸡血液,肌肉接种10只未经过相关免疫的青年鸡,接种剂量为0.5 mL/只,5 d后相继发病,翅下静脉采血,均检出了附红细胞体。
5 治疗情况
送于本实验室之前,鸡场工作人员用磺胺间甲氧嘧啶对鸡群进行了治疗,投药期鸡群症状有好转,采食量上升,产蛋量也慢慢上升,每天上升1%~1.5%左右,但停药1周左右又表现出临床症状。
建议其用20%长效土霉素,每只鸡肌肉注射1 mL,每天1次,连用3 d;然后全群用土霉素拌料(剂量按照说明书),连用5 d。若为了防止鸡群因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细菌感染,可用四环素溶解于凉开水中让鸡自由饮水,临用前停水1 h再饮药液,每天3次,连用3 d,效果显著。而且尽量减少应激,尤其不能在近期内接种疫苗。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 讨论
6.1 附红细胞体病是多因素性疾病,抗病能力弱、营养不全面、卫生环境差、饲养管理技术不科学、免疫程序不合理等都会成为诱发病因,通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诊鸡群所患的是附红细胞体病。
6.2 通过对鸡群进行治疗,鸡群产蛋量上升,但不能恢复到感染前的产蛋能力,上升到80%左右就不再上升(感染前为89%以上),可能是因为附红细胞体对鸡的生殖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恢复性的损伤。
6.3 节肢类吸血昆虫、未经严格消毒的针头是本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从此次鸡群发病的季节来看,正是当地蚊虫等节肢类吸血昆虫大量孳生季节,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6.4 附红细胞体病会影响鸡的免疫力,可继发感染各种疾病,危害比较大。而导致该病暴发的因素又很多,所以应采取综合措施避免该病的发生与传播。
(魏丽丽,寿 军,彭 涛,彭远义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暨重庆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重庆北碚 4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