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企业两极分化的局面会愈演愈烈,一些不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会通过不同渠道退出市场竞争,而兽药巨头会逐渐浮出水面。我国兽药行业仍将延续结构调整的势头,但同时会不断出现一些亮点。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产业资本是行业运行的另一个主题。
这方面有行业人士甚至断定大约会以每五年兽药企业数量减少50%的比例下降。而上市一家兽药企业,可能就会导致数十家企业的破产。相应的,经销商的数量也会缩减,但这会缩减速度同当地的养殖结构和经济水平曾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因此,预计今后几年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兽药企业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但兽药行业的这种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会,震荡的结果将会使市场运作更加理性。未来几年将是兽药行业的高速震荡期,这种高速震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兽药品牌化的趋势扩大。
销售渠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国内兽药产品供过于求,质量压力增大,销售渠道成为关键的竞争因素之一,各方对渠道的争夺日趋激烈。
(一)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但目前多处于试水阶段。
(二)销售业发展的趋势使大型连锁店的地位不断上升,而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对生产企业的控制能力将日益增强。对行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
许多兽药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进入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和其他相近行业),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竞争将由以价格为主转向到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随着竞争的深入,兽药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国内外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兽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实力,更快地拓展国际市场,将通过多种手段加快和国外企业的融合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