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麦收季节谨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4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05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麦收季节更甚,本病是严重威胁肉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症状

典型感染多见于新疫区和高度易感鸡群,常呈急性暴发。病初可见个别鸡突然发病,精神不振,1~2天内可波及全群,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蓬松,翅下垂,闭目打盹,有些病鸡自啄泄殖腔;很快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稀粪或蛋清样稀粪,内含有细石灰渣样物,干涸后呈石灰样,肛门周围羽毛污染严重;畏寒、挤堆,严重者垂头、伏地,严重脱水,极度虚弱,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后期体温下降。发病后1~2天病鸡死亡率明显增多且呈直线上升,5~7天达到死亡高峰,其后迅速下降和恢复,呈尖峰式的死亡曲线和迅速平息的特点。病程约1周。如果鸡群死亡数量再次增多,往往预示着出现继发感染,病程可达半月之久。

二、防制

(一)消毒——确保安全
对雏鸡舍和患过本病的鸡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同时还应作好各生产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建立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二)免疫——因地制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切实情况来决定免疫程序。肉鸡的免疫程序,在1日龄采用弱毒力的A80株进行免疫,之后再免疫灭活苗与活疫苗。

(三)发病——紧急救治

1.鸡群发病时,应对环境和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再用中等毒力活疫苗对全群鸡进行肌肉注射或饮水免疫紧急接种,可减少死亡。发病早期用高免血清或康复鸡血清每只鸡注射0.2~0.3毫升可起到紧急治疗的效果。

2.用健康鸡所产的蛋制备的蛋黄抗体在发病早期对病鸡进行注射,也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与此同时,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维生素的含量,以及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鸡群的继发感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