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新母鸡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17

新母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1、血液粘稠度增高 鸡舍夜间熄灯后鸡群仍继续排尿散热,血液中水分减少而粘稠,血容量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

2、营养不足 母鸡开产后由于生理生殖性能的改变,内分泌机能发生变化,特别是钙磷、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消耗较多,体质相对比较脆弱。

3、肉毒梭菌毒素的影响 肉毒梭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霉变饲料、畜禽粪便等自然界中。肉毒梭菌毒素在碱性环境中毒性可能被胰蛋白酶激活和增强,被胃肠道吸收后作用于外周神经肌接头、植物神经末梢以及颅脑神经核,阻止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肉麻痹。

4、呼吸性碱中毒 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引起碱中毒。

根据以上因素来进行相对应的预防。

1、针对新母鸡生理生殖机能的特点,鸡群开产后至产蛋高峰这一阶段进行调整饲养,保证饲料中的能量、蛋白、钙磷、维生素等能满足鸡群生产的需要。

2、夏秋季节在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的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加强通风,午夜开灯1小时左右,增加鸡群的采食饮水量,及时挑出病鸡,可减少鸡群的发病死亡率。

3、净化鸡场环境,减少环境中病源微生物的污染。严禁使用腐败变质的饲料,防止肉毒梭菌毒素给鸡群造成危害。

4、控制饲料中碳酸氢钠的使用量,不得超过千分之一,以防诱发本病。

5、鸡群一旦发病,为排除肉毒梭菌毒素可内服5%葡萄糖水、氨基维他等促进毒素排出体外。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控制肉毒梭菌的繁殖。使用胃肠粘膜修复剂,修复损伤的胃肠粘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