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症状
母猪:母猪症状分急、慢性两种。急性型病猪持续高热,昏睡,体温为40~41.5℃,心跳加快(每分钟130~160次),呼吸困难(每分钟30~60次),咳、气喘,粪干且带黏液和血丝,传染迅速。对怀孕母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经3~5天其体温下降后出现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5%,所产子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常常整窝子猪断奶时仅余1~2头。慢性型猪体质差,黏膜苍白、黄疸,消瘦,咳嗽,部分呈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孕。随着病程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从耳肩部开始,逐渐漫延全身变色。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加快子猪死亡。如不加强护理,可导致母猪病情加重而死亡。
架子猪:表现轻度流感症状,厌食,精神沉郁,贫血。发病后4~5天,出现轻度黄疽,体温在41℃以上,后期咳喘,四肢发绀,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发病率为10%左右,死亡率在50%左右。
公猪:公猪的发病率为2~10%。病猪厌食,呼吸加快,消瘦,部分病程稍长的猪出现瘫痪,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全身呈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肩部尤为明显,精液稀薄,镜检死精多,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仔猪:仔猪病情常常较重,初生仔猪贫血,轻度黄疸、发烧,扎堆,拉稀,个别仔猪很快死亡,以2~28日龄仔猪症状最明显,死亡率最高可达85%。随着病情的发展,仔猪皮肤由苍白到轻度黄染,后期青紫发绀,胸腹壁内侧尤为明显,眼睑苍白、水肿,呼吸困难,咳喘尤为明显,个别猪口鼻奇痒,摩擦圈舍栏壁,42日龄断奶仔猪出现僵猪的比例大。
二、防制措施
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防治的重要环节。
目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采用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的量配成2%的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天。对病重或病程长的猪加注维生素B12、牲血素。每吨饲料中拌土霉素600克,连喂7天,或用附红优拌料。每吨饲料中拌1000克,混匀,喂10天后改为半量,再喂15天。
在后备母猪、哺乳母猪配种前2~3周,每头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1头份,其所产仔猪14~18日龄,每头接种此疫苗1头份,对预防蓝耳病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