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无公害生态养猪的主要技术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1  来源:养猪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457

养猪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中国养猪业面临着重大选择,生态猪场应在工程立项之初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心内容处理,按猪与自然协调的原则来建园林式的猪场。无公害生态养猪的技术路线是:病原体的净化系统― 排污净化系统― 绿色饲养― 优美的生态猪场环境。

无公害生态养猪将从品种的优选劣汰,到仔猪的生长,商品猪的出栏,整个过程采用全封闭的跟踪过程,有效地杜绝外来病菌的侵人,配以各场隔离而净化病源等技术,从而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绿色饲料的生产,能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粪便的排泄污染;而排泄净化系统,是将有害的废弃物转化成农业产业的必需的有机化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促使粮食的生态环境更加合理卫生。主要技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猪场的病原体净化技术

近几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猪场净化技术系统― 早期断奶隔离分段式饲养系统,它依据的理论是:母猪乃是最危险的疾病传播源。仔猪在3 周龄前可凭借从初乳母源抗体中获得的被动免疫抵抗来自母猪的病源,但3 周龄后这种被动免疫力开始下降,因此3 周龄前应立即早期断奶,并实现母猪、仔猪隔离和不同批次猪群隔离饲养制度,以切断病原体从母猪到仔猪的垂直感染及猪群横向的水平感染。

二、粪便废水的处理技术

粪便废水常应用沼气发酵法处理,但发酵方法停留时间长( 15-20 天),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利用率低。因此,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工厂化养猪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对集约化养殖场或高密度养殖区的畜禽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生物治理和高效利用,主要是以猪粪为原料,应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既解决了猪场粪便净化,又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促进农业有机肥的发展。大力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使猪粪便得到有效处理,同时利用沼气清洁能源照明、烧饭、取暖等,节省能源。此外沼液还可用于喂鱼,也可作蔬菜、牧草、果树叶面肥;沼渣可种菇,也可作蔬菜、牧草、果树等的优质有机肥料。通过开发沼气,形成独特的牧、沼、果、鱼、菇等良性的立体生态畜牧业模式,生产绿色动植物食品,建成一批无公害产品基地。

三、绿色饲养技术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使用绿色饲料,避免使用抗生素。畜禽养殖的集约化生产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品,业主也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动物产生的粪便已成为环保大敌。科学证明,动物日粮的植物性饲料中有2 / 3 的磷不能被动物利用,造成磷资源浪费,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仅30 %一50 % ,大部分的氮随着粪尿排出体外,增加了水和大气污染程度。因此,有效的营养措施、科学的日粮配制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饲料中加以应用,可从根本上减少畜牧生产污染。

一是开发应用低污染日粮(又称生态型日粮),降低蛋白质浓度,补充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又减少氮的排泄。有资料表明:将猪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 个百分点,其氮排出量可降低ro %左右。二是采用阶段饲喂法,将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动物的营养需要与日粮的供给量更好地结合起来,减少由于多余的营养排出所造成的污染。三是使用有机微量元素、酶制剂、益生素、益生菌等有机物和生物制品添加剂,替代无机盐饲料添加剂,有效地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畜牧生产污染,增强动物抗病能力,降低兽药残留量,改善动物食品的品质。

四、无公害兽医卫生保健技术

健康的动物才是安全的动物。无公害兽医卫生保健技术通过一系列良好的疾病监测和生物安全控制手段,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兽医防疫应按照《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的要求进行,兽药、疫苗需来源明确、质量可靠。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并不是绝对不用抗生素,而是在用于预防和治疗时,可根据兽医处方在饲料中使用必要量的抗生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清除重大传染病的影响,保障猪场和猪群健康,从而生产安全的猪肉产品。

五、优美的生态环境猪场设计技术生态型优美环境,是生产“绿色产品”所必要的条件。对猪场的设计不仅仅考虑猪舍的小气候环境,更重要的要考虑猪场的周边环境协调的大气候环境。自规划、设计开始,就要注重环境、环保绿色、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倡导“优美的环境、科学的管理”的发展理念。在工厂化养猪设施方面,肥育场设计成可移动性,使之易随周边的土地肥力变化而迁移。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