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孵化环节
除了育雏期的管理,对刚孵化出来的雏鸡来说,出雏器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出雏器设计时的最大排热量是0.11瓦/枚蛋。但是,对于发育中的宽胸系胚胎来说,最新的研究表明胚胎的产热量达到0.14-0.3瓦/枚蛋,产热量与机器的排热量相差27-173%。因此,当出雏器内因温度不均而造成部分雏鸡受到热应激时,会加快卵黄的利用,这部分雏鸡在鸡场就表现为脱水死亡。雏鸡在出雏器内比较常见的直肠温度在39.4-42.2摄氏度之间。现场试验表明通过降低出雏器设定温度,能提高商品肉鸡上市体重,降低料肉比。
2、温度
育雏的中心环节是提供给雏鸡最舒适的环境条件,雏鸡周围的环境温度对雏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育雏时我们应尽量控制好鸡舍内温度和空气流动,提供雏鸡最佳的生活环境。讨论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时,也不能忽视孵化这一环节。雏鸡无论在出雏箱、出雏大厅、储存间、运输过程中或者在育雏舍内,任何一个环节温度如果出现问题,都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3、雏鸡的运输环境
雏鸡是比较适合于运输的,只要条件适宜,一日龄肉鸡雏鸡很容易从运输过程中恢复过来。雏鸡的卵黄大约含有2克的脂肪和2.5毫升的水分。脂肪中含有的能量能维持雏鸡3天之需。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6摄氏度,雏鸡卵黄中的水分同样能维持3天。但是,如果环境温度达到40摄氏度,卵黄中的水分8-10小时就能耗尽。所以,雏鸡运输过程中如果有短暂的热应激,即便对成活率没有影响,但也会影响到鸡只的增重。某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输过程中让雏鸡遭受1小时40摄氏度的热应激,雏鸡16日龄时生长速度有明显影响,而且这种增重上的影响在此后的生产性能表现上一直存在,难以弥补。
4、垫料
由于雏鸡长时间的接触垫料,所以,育雏时垫料温度非常重要。雏鸡到达时垫料温度应至少达到29摄氏度以上。另外,垫料也必须保持干燥,潮湿的垫料就如同蒸发冷却效应一样。通过现场观察,我们发现雏鸡比较喜好的垫料温度是在32-33摄氏度。
较低的垫料温度和育雏温度还会增加腹水症的发生率。当雏鸡受凉时,会增加代谢功能以保持体温,代谢量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氧气,也就造成右心室的工作量增加,继而发展成腹水症。
要发挥鸡群最大的生产潜能,除了给雏鸡提供足够的饲料和饮水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外,必要时还应通过检测雏鸡。做好育雏的前48小时,有利于以后的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